白洋淀首次“喝上”长江水

  • 2018-06-15 16:44:45
  • 北京日报

日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白洋淀生态补水,长江水经雄安新区容城县境内流入白洋淀。本次调水活动从4月开始持续到6月底,预计向白洋淀补水1亿立方米。在改善上游水质的同时,水域生态修复也是白洋淀流域环境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白洋淀全域位于雄安新区境内,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有“华北之肾”的美誉。但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白洋淀长期面临水源不足的问题。根据《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白洋淀水位要保持在6.5至7米。春夏季白洋淀蒸发量大,渗透量也大。因此,生态补水对白洋淀至关重要。按照河北省南水北调办安排,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可获生态补水1亿立方米。4月中旬以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过北易水退水闸、瀑河退水闸、郑家佐分水口,向相关河道及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截至6月11日,出口门总水量已达9275万立方米。白洋淀8条入淀河流全部流经保定,保定的河湖状况直接影响白洋淀水质。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将有效改善白洋淀上游水生态环境,对改善白洋淀水质和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雄安新区设立一年多来,雄安新区管委会围绕“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目标,加快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除改善上游来水水质外,水域生态修复也是白洋淀流域环境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日前由农业农村部设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负责组织实施,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大学等单位参与课题研究,将在对白洋淀及上游水系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水生生物生态屏障构建、栖息生境营造、区域分级养护”三大技术,在白洋淀进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种群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系统示范。在项目启动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共同签署《白洋淀水域生态修复合作备忘录》。同时,双方在项目实施地进行了增殖放流,向自然水域投放了花白鲢鱼苗2万余尾。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