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事将领张作相

  • 2019-05-28 21:49:37
  • 和平区旅游

张作相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4号,建于1913年。这是一座西欧风格、典雅别致的花园住宅,由法国建筑师设计承包建造的。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带0、半地下室,红筒瓦,坡屋顶。墙面凹凸多变,镶有西式雕花,立面呈白色,楼两侧设有青石条阶进入正厅。底层六间,中央南侧为大客厅,内有雕饰精致的护墙板,厅前有大平台,其它房间作书房、接待室用。二层七间,为卧室、卫生间。0为贮藏室。地下室作锅炉房及佣人住用。楼前原有花园。该故居现为天津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为天津市的不可移动文物。

张作相是张作霖的把兄弟,曾任吉林省边防副司令兼吉林省主席。

张作相(1881-1949),原名福臣,字辅臣、辅忱,奉天义县(今辽宁省凌海市班吉塔乡杂木林子村)人,祖籍直隶深县太古庄花盆村(现属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国军陆军上将。

清光绪七年二月初九(1881年3月8日),出身贫苦农家,先辈世代务农。五世祖张德禄,闯关东谋生。父张永安,务农兼当“吹鼓手”。兄弟两人,作相居长,弟作涛。

光绪十五年(1889),9岁,入私塾,学习三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6月,参加张作霖的黑山“保险队”土匪武装,与张作霖结为“拜把兄弟”。

光绪二十八年(1902),随张作霖受清朝政府招安,任奉天巡防营哨官(排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讨伐马贼有功,升任管带(营长)。次年,又升任骑兵第三营统带(团长)。后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的奉天讲武堂第1期学习。

宣统三年(1911),任奉天巡防前路第二十七师骑兵二十七团团长。

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张作霖的第27师炮兵团长、骑兵团长。

1917年8月,改任奉军二十七师五十四旅旅长。与孙烈臣镇压宗社党清朝复辟起义,阻止冯德麟、汤玉麟反张作霖阴谋。

1918年9月,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长,奉天讲武堂堂长兼卫队旅旅长。

1919年8月,兼任奉军27师师长。

1920年秋,升任驻关内奉军总司令。培养、提拔张学良。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任镇威军东路军第一梯队司令;5月,失败,逃回东北;6月,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总参议兼第二十七师师长。

1924年4月,改任东三省保安副总司令、吉林督军和省长;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任镇威军第四军军长,率部参战,击败直军。

1925年3月,改任奉军十五师师长;11月,率部击败反奉的郭松龄部队。

1927年6月,改任安国军第五军团军团长(9月兼哈尔滨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获授陆军上将军衔。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后,力推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成为奉军“辅帅”。9月,重任东三省保安副总司令。12月31日,与张学良等通电宣布东北“易帜”,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政府主席。任内建设吉海铁路,创办吉林大学,修建自来水厂等民生设施。

1929年8月,率部与因“中东路事件”进攻东北的苏联红军作战;12月,“中东路事件”得到和平解决。

1931年12月,任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六军团总指挥。

1933年3月,热河(今河北、辽宁、内蒙三省交界地带)失守后,退出军界,栖居天津。

1936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1948年4月,被蒋介石委任为东北行辕主任;8月,任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9月,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虏,礼送天津闲居。蒋介石曾邀其担任-国策顾问,力辞不就。

1949年5月7日,在天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8岁。安葬在北京东北义园。

张作相有7位夫人,原配赵静宣。育9子11女。儿子为廷兰、廷枢、廷范、廷录、廷声、廷馀、廷镇、廷诚、廷信。

  • 编辑:天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