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邮政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商朝,距今也已有3600多年的时间,而提到近代邮政,那么不得不提的便是天津。你是否已经开始想要了解邮政的历史了呢?有这么一个博物馆便记录着中国邮政的发展,记录着天津与邮政的故事,这里便是——天津邮政博物馆。天津邮政博物馆位于和平区解放路111号,展览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原址为大清邮政津局,博物馆展示内容从时间跨度上分为5个阶段,即古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展厅通过文字、实物、照片、塑像等展示方式,介绍了天津邮政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展示了邮政行业独特的文化魅力。
第一展厅-古邮驿时期
第一展厅从邮政的起源邮驿开始说起,邮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国家控制的有组织的通信和交通活动。天津正式设驿可追溯至元代。自清咸丰末年开埠后,天津政治、经济及军事地位日益重要,邮驿活动空前繁荣。
第二至三展厅-近代邮政创办时期
第二展厅展示邮驿发展至后期,弊端丛生,效率低下、文报稽延、通信梗阻的事故时有发生,于是各种邮政性质陆续出现,就在这个时候中国近代邮政的雏形——海关兼办理邮递开始逐渐完善。文报局、客邮、海关兼办邮递,这是当年信差的快递服哦。
进入第三展厅,你可以看到中国近代邮政的开端——在天津建立起来的海关书信馆,也正因如此便奠定了天津在邮政史上的地位。在这里可以看到旧时的护照,赫德与李鸿章商妥在津开办,海关书信馆、旧时的明信片、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华洋书信。
第四展厅-大清邮政时期
时间向前推进,在第四展厅陈列着的诸多展品讲述着此时大清邮政津局正式成立,相继建立津城及内地分局,但此时的大清邮政仍由海关税务司管理。大清邮政时期的明信片1900年战火中的邮局普遍遭到破坏,一度陷入瘫痪状态,给大清邮政以致命打击,但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天津邮界抓住时机扭亏为盈。1911年5月邮传部正式接管邮政,从此脱离海关,大清邮政终于全部由中国自己管理。
第五至第六展厅-中华邮政时期
在第五展厅中充满了变革,随着时间推移此时的大清邮政已改名为中华邮政,通过各个真实的展品、不断变化的运输工具模型,游客们可以体会到动荡年代中国的邮政一波三折。
第六展厅展示着战争时期的邮政业务,不断的战争使邮政业务愈加萎靡最终走向衰落。
第七至第十展厅-人民邮政时期
走入第七至第十展厅,此时的中国邮政焕发新生,中国人民邮政正式成立,并以 “人民邮电为人民”作为宗旨,70年代又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定为服务方针。天津邮政始终坚持这一宗旨,贯彻八字方针,在服务中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涌现出无数动人事迹,通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面貌不断改善。这座博物馆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这里记录着天津与邮政的一段段故事,陈列着邮政史上的一件件展品,喜爱邮政的你,此地难道不是一个巡礼的好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