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这话不是我说的,也不是鲁迅说的,是他弟周作人说的。
周作人是南方人,在北京寄居了几年,没有吃到什么好的北方茶食,可把他给气的,写了篇文章,把北方点心声讨了一番,“郎以茶食而论,就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的东西”。
天津人说,嘛玩意?谁说北方没有好点心,您倒是花54.5来天津看看啊!
论北方点心,您还是要看看天津卫
周作人一直好奇的是好,北京作为历史文化的名城,百年的繁华,衣食住行都有精微的造就,怎么就吃不到那些“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
当然了,如今的帝都,叫得上名字的点心铺说起来,好像也只有“稻香村”,然而,人家稻香村的金字招牌,正儿八经的老家是苏州,还是南方的。你说气不气。
那北京的那些宫廷御厨、贵族食客,都去了哪里呢?天津。
王朝更替,清末明初紫禁城内的糕点师傅都来到了天津,各色各样的点心铺子就这样起来了,真正的宫廷点心都悄咪咪的来到了天津。
只要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你随便去拉一个问问,他都能张口给你列不下于5种的传统天津老味糕点,天津人从小吃到大的那些,可能别地儿还真没见过。
特别是说到天津的传统糕点,就不得不唠唠“八件儿”,凡是天津人逢年过节走亲戚,或者结婚串门,都少不了带上两盒点心,一盒“八件儿”+一盒蛋糕,标配!
津八件是天津人过节送礼的经典配搭,所谓八件,即采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枣泥、椒盐、葡萄干等八种馅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种图案的印模里精心烤制而成。
大八件儿:枣花、福字、禄字、寿字、喜字、卷酥、核桃酥、蜡饼。
小八件儿:枣方子、杏仁酥、小柿子、小桃、小杏、小石榴、小苹果、小核桃。
这个时候周作人就又要说话了“北方的点心是常食的性质,南方的则是闲食”。
苏州人讲究的很,全国人民都知道。但是天津人爱吃会吃,全国人民也知道。在天津,点心还真的不是作为常食,是上的了台面儿的礼品。逢年过年走亲串客,结婚认亲回礼,手上带着一盒点心,都让人挑不出错,倍儿有面儿。
现在的点心花样也多,满满当当一盒子,都不带重样的。
早些年,生活水平还没有这么小康的时候,普通的百姓人民吃的是什么,「点心渣儿」。
点心渣儿是各样点心,尤其是酥皮类点心掉下来的面皮或渣,各种滋味混杂在一起,其中总会有少许破碎一角或少半块的点心,那真的是捡到大便宜,惊喜程度不亚于现在拆盲盒拆到了限定款。
啧!天津人在吃上是真的会“搞事情”,为了“馋嘴”,绽放了劳动人民独特的智慧。
天津人不把点心当常食,因为咱有响声啊,一口茶一口枣泥白皮儿,搭着台上捧哏的相声,这就是最惬意的人间生活。
相声里,都说着点心那些事儿……
宫廷典礼不可缺,是枣花酥萨其马;皇家祭祀少不了,八件儿白皮儿呀;乾隆喜欢槽子糕,康熙最爱福字饼;翻毛飞雪的枣泥卷,老佛爷吃了笑成花;至于起士林西点全国第一,溥仪婉容都爱它!北方的点心届因为天津,亮起了独有的耀眼光芒。
就算您没来过天津,也别说天津哪有什么好点心。仔细盘算一下,那些闻名全国的小吃,十八街麻花,耳朵眼儿炸糕,哪一个不能算作是点心!不抬杠的说,狗不理包子也应该算作面点,这么说没人有意见吧!(有也不能说哦……
你说你来一趟天津,不带点儿麻花回家,你的亲戚朋友怎么看你……
下次来除了麻花记得带点,白皮儿、枣泥卷、自来红、自来白、茯苓饼、鲜花玫瑰饼、切边缸炉、萨其马……
天津点心里都有点嘛
如今的天津点心具体可以可以分为三大,宫廷点心,清真点心,西式点心。
查找资料到头秃,天津的宫廷糕点这个要追溯到清末,宣统退位,一部分宫廷点心师傅随着满清贵族一起流亡到了天津。天津得以延续传承纯正的宫廷味道。
皇上的嘴多“叼”呢,封建王朝几百年的点心精髓流落到天津卫,天津的点心能不好吃吗,那都是天子品鉴筛选下来的精品啊。
很有宫廷代表性的就是「萨其马」,因为这是满语,清兵入关后才进入北京的,松香软糯,很上瘾的那种。
说起天津的美食,天津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西北角;而说起清真,天津人首选的还是西北角。
清真点心不会那么油腻,选用的都是芝麻香油,味道太诱人,我就不仔细描述了,以免大家看的太饿……
槽子糕,天津人叫“炉元儿”。炉元儿色泽浓郁,入口松软清香,听说乾隆慈禧很爱这口儿哦……(又进入了宫廷了
清真点心,还有牛舌饼(不是牛舌头做的……)
一种椒盐酥皮馅饼,一口酥掉渣,椒盐的加入又让肉和香油的口感不那么腻,美妙……
"溥仪婉容都爱它"说的就是专供西式点心的起士林。是的,在西点中,我们天津也是要占据一席地位的。
拿破仑就是起士林里很受欢迎的一款糕点,一层酥皮一层奶油,软软的奶油配上酥脆的外皮,口感丰富,甜腻适中,香酥适宜……不说了我饿了。
说到这里想以天津点心来反驳一下周作人先生了。
南方点心固然精致秀气,充满小资,过去也是有阶层身份的贵族才能享用,但天津的点心更像是北方人的性格,豪爽大气,馅料十足,就连点心渣,都吃的有滋有味,经过数百年来的更替,也更让寻常百姓喜爱。
天津人的点心铺TOP推荐
推荐店铺数量不多,但是个个都算是经过时间打磨的老品牌,欢迎评论区补充其他选项啊!
-欣乐糕点-
和平区荣业大街32号增1号新世界花园底商(永安医院对面)
这个真的是没有人不知道吧,天津人从小吃到大的一种存在,从外观到内饰,都还保留着上世纪80年的国营饭店风。
名声比较大的就是他家的老味儿月饼,只有每年中秋节前售卖一个月,那排队的景象,外地人看了可能还真不明白怎么回事,爷爷奶奶们大早上四五点就去排队的可不是什么稀奇事,就是只为了能买到自己爱的那口味道。
平日里,欣乐也买其他的点心,味道都不错,经典的香油味道,几十年都没有改变。
-桂顺斋-
和平区和平路101号(总店)
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老牌点心店,是天津最有名的清真点心铺。
槽子糕、萨其马、白皮儿……都很味美,天津人过节,走亲送礼,桂顺斋的八件礼盒最是拿得出手。
-大桥道-
大知道也是一家天津老牌的国营点心店,天津人都知道。点心的口感更软香,很适合老人和孩子。店面也很多~
尤其到了过年的时候,他们家的元宵,也是一把排队的热门选手。
-起士林-
和平区浙江路33号2-4楼(音乐厅对面)
起士林,天津卫最早的西餐之一,起士林的西餐传播了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是老一辈天津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篇章,同时也让天津人拥有了西点文化。
纯正的黄油和面粉,拿破仑、黄油饼干、布朗尼、马蹄酥,你一定要去试试。
-祥禾饽饽铺-
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3》,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们家的萨其马很有名,古味糖缠萨其马,用蜂蜜、桂花、果脯和枸杞手工压制而成。
全蛋和面不加水、三斤点心一斤蜜来熬蜜浆,新油炸制、芝麻铺底、蜜浆粘合,压实后配上枸杞葡萄干……不说了,写完稿我就要去买了。
-穆记糕点-
红桥区欢庆西胡同同民族楼底商(清真寺对面)
三米开外就闻到香油香,即使门面不大,也有无数慕名而来的吃货。因为这家清真点心铺只开半天,晚了就没有了。
牛舌饼、白皮儿、槽子糕老味儿的天津清真月饼,在这都有。白皮儿一定要试试五仁的,都是货真价实的果仁馅料,打破你对五仁的传统印象。
天津的点心,还真的不是瞎吃呢,里面这弯弯绕绕的名头和文化,也是很有说法的。谁说北方没有好吃的点心,天津就是我北方点心届的城市之光啊。以后说起北方有什么好吃的点心,不要再举例稻香村了,别人人家苏州人不乐意,我们天津人也不乐意了。
想吃好味道的点心,北方各位看客,您绕道天津来常常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