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落子“大咖”齐聚“戏曲小镇”,听听他们说了些啥

  • 2019-11-07 16:48:49
  • 武安文化云

山风清爽,阳光通透。站在活水乡楼上村的村口,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脸谱悬挂在高高的村名石上,让人一下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戏曲小镇”的气息。

楼上村有着良好的戏曲文化基础和较为完整的武安平调落子剧团历史,是武安今年美丽乡村重点打造的太行长寿川片区内的精品示范村。该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主题是:山居戏乡——平调落子戏曲小镇;业态打造的方向是:上山(东太行景区)观景,下山听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平调落子),夜宿农家。

目前,“戏曲小镇”已具雏形,武安市平调落子博物馆及剧场等相关设施已落成。如何以“戏曲小镇”为平台,弘扬传承武安平调落子?如何让武安平调落子戏曲文化为“戏曲小镇”增色?市委农工委特意邀请武安平调落子老艺术家李魁元,梅花奖得主、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优秀演员王红,原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团长贾平安,武安平调落子优秀演员和非遗传承人王新荣、杜银芳等,文化人士安秋生等,以及平调落子知名演员共计30余人,来“戏曲小镇”参观,并献计献策。

我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农工委书记李树明,原市领导齐林顺、孟天顺也一同参加了上述活动。

博物馆展陈内容共分起源与发展、鼎盛与辉煌、传承与保护三部分。大家一同走进在建的武安平调落子博物馆,仔细观看着一幅幅富有历史年代感的平调落子图片和文字介绍。看到兴奋处,大家纷纷拍照留念,不时夸赞这个博物馆建得好。他们都说,有了这个博物馆,就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武安平调落子文化,也能更好地得到弘扬和传承。大家还到小镇朴拙整洁的街巷及剧场等地进行了参观,感受着小镇的戏曲文化元素。

随后,在七步沟景区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大家纷纷各抒己见,讨论热烈。齐林顺回忆起当初在央视宣传推广武安平调落子的经历,激动不已,并深情表示,武安平调落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要靠大家一代代传承弘扬下去。他的发言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神钲书院院长安秋生发言中就如何完善博物馆展览提出,应当在展览中增加武安戏曲在全国的分量图表、武安平调落子覆盖区域图、城乡平调落子业余剧团的介绍。他的发言也赢得了现场的广泛赞同。

贾平安发言说,楼上村打造的武安平调落子博物馆是一个亮点,也是归宿。希望可以发挥武安的地域文化特色,将专业剧团的优势和民间剧团相结合,举办各种赛事活动,持续让“戏曲小镇”升温发热。

尤其今年78岁高龄的李魁元老师,不断强调着自己看到这个博物馆的感动与激动。她回忆着平调落子的辉煌历史,并大力呼吁,一定要“抢救”武安平调落子,保护我们珍贵的剧种。

76岁的杜银芳则表示,一定要对展览上的文字和图片进行细细推敲,丰富内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王红表示,我们要勇于扛起这面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充分展现武安平调落子剧种的魅力,并把这种文化延伸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大家都能忆得起乡音、记得住乡愁。

当前的武安平调落子博物馆正在建设,希望大家给博物馆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完善改正。在平调落子的传承问题上,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武安文化的高度重视,武安也相继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等多样振兴传统文化的活动。下一步,要结合楼上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平台,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使两者更好地融合。作为一个县级市,武安同时拥有武安平调、落子两个剧种,确实难能可贵,必须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们的发展。当前,美丽乡村片区正在结合旅游景区大力打造,要让大家既看到山水风光,又能听到武安平调落子,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相关的专家和老师也要发挥余热,能够编写出更多的优秀剧目和契合时代发展的好作品,为武安平调落子的发展培养更多人才。相关部门要创新传播宣传形式,更好地利用楼上村这个阵地,保证武安平调落子的传承、弘扬和发展,用心打造好这张“武安名片”。

  • 编辑:万玉航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