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非遗名录
传承非遗文化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广宗梅花拳
梅花拳,也称梅花桩,是 中华武术中个古老的拳种。1997年7月,河北省体委、河北 省体育总会授予平乡县、广宗 县为”河北省梅花拳之乡”称 号。2006年,邢台梅花拳被列 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梅拳。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为演练方便,在地面演练较为广泛,称为落地干枝梅花桩。
梅花拳起始时间,众说不一。有云春秋战国时有之;有云秦汉时有之;亦有千年矣。
以爱国爱民为拳规拳训, 师承关系清晰,现己传至第七 代,并有拳谱存世。梅花拳多 以曰传身授形式授徒,最长拳 师87岁。广宗、平乡梅花拳及 其传播方式,被专家学者称为 是探析中国武术源流及功法、 套路、格斗的“活化石”。习 练梅花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而且可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振奋民族精神。
沙河藤牌阵
藤牌阵是中国北方仅存的一种古代兵法实战技术,自明至今已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如今仅存于中国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当地人称之为"打藤牌"。沙河藤牌阵历史悠久,在北方文化遗产中十分罕见。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00多年来,它在防身御敌和活跃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它不仅代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蕴涵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无坚不摧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对研究古代人文社会、古代军事、兵法战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突出的社会价值。
隆尧秧歌戏
隆尧秧歌戏是河北省的传统戏剧。
隆尧秧歌唱腔古朴,无丝竹相配。研究、发掘隆尧秧歌对于研究河北乃至中国戏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和发展隆尧秧歌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隆尧秧歌戏遗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隆尧秧歌唱腔古朴,无丝竹相配。研究、发掘隆尧秧歌对于研究河北乃至中国戏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和发展隆尧秧歌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