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和百科全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古城正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10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0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134项,涵盖民间美术、手工技艺、民间曲艺、民俗、戏曲、民间文学、民间舞蹈等各个类别,充分体现了我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是正定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据《正定县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盛于民间。因正定历史上是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故里)所在地,故而得名。
常山战鼓是由演奏打击类乐器组合而成的民间锣鼓,其编制小则几十人,大至几百人不等,套路多样,品种丰富,曲牌繁多,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在曲牌套路上,“常山战鼓”的套路多样,表演套路达9章72套。曲牌繁多,大多由单独的锣鼓段子联结而成,样式极为丰富。在不同的民俗礼仪性场合,演奏不同的曲目。据普查统计,“常山战鼓”的曲牌主要有:《大传帐》、《二传帐》、《迈大步》、《点将》、《幺二三》、《打栅子》、《反接毛》、《幽洲花园》、《大得胜》、《小得胜》、《鸡上架》、《猴爬杆》等等。在继承传统曲牌的基础上,正定人民又挖掘整理出《战鼓齐鸣》、《十面埋伏》、《两军对垒》和《胜利凯旋》等新的阵势和曲牌。
常山战鼓的表演方式非常灵活,不仅仅是音乐的演奏,还包括舞蹈的演出,伴随各种鼓点套路而形成不同的舞蹈套数。演出时,舞蹈套路变化出奇,通常鼓手各挎一鼓,站成一定的队形,以锣钵等击打乐器伴奏,乐器居中。鼓手叉腿、挺胸、仰头,有节奏地用力敲击挎鼓。系有红绿色调饰物的鼓棒上下飞舞,鼓手腾挪跳跃,在锣、钹的伴奏下,鼓声时如雨打芭蕉,欢快而清脆,时而又如雷霆万钧,天惊地动。鼓声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并产生一种齐心协力、所向披靡的豪迈感觉。乐与舞浑然一体,成为一门以音乐为主,乐舞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常山战鼓是正定古城鼓、舞文化的重要遗存,对其加以保护不仅有助于了解研究我国民间鼓乐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对深入研究地方民族文化、民间习俗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常山战鼓多次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央视“红歌颂党”、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颁奖以及各级赛事表演,载誉海内外,央视多频道多次报道。正定县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弘文中学、南牛乡中两所中学为常山战鼓特色学校,2015年4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到正定调研文化工作,正定弘文中学常山战鼓表演得到了高度评价。
目前,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战鼓培训班,创建了3所“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村庄的村民加入到常山战鼓表演队伍,鼓队人员年演出200多场,人均增收万余元。常山战鼓凭借其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被称为“最有气势的表演”,多次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夺冠的常山战鼓理当其冲的成为天下第一鼓。
常山战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表演曲牌及套路基本为当地所特有。传承严格,有家传和以师带徒两种方式。目前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张书社;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左建华、白群生;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书霞、王鹏敏。
传承人介绍
张书社,男,1954年生,正定县南牛乡东杨庄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代表性传承人。出生战鼓世家,跟从爷爷对常山战鼓产生浓厚兴趣,10岁开始学习战鼓技艺。精通常山战鼓表演曲牌套路,并不断创新改进,推进常山战鼓进校园,依托正定中小学校建立校园传承基地,解决传承人后继乏人问题,实现常山战鼓的活态传承,为常山战鼓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左建华,男,1961年生,正定县南牛乡东杨庄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小喜欢敲战鼓,拜本村王碗子为师学习全套战鼓技艺,1989年正式带队参加全国各地演出至今。2009年4月,参加全国鼓王邀请赛获最佳表演奖;2016年10月,“常山战鼓”作为全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了湖南吉首鼓文化节,以其表演雄壮威武,气势磅礴,鼓点紧凑,声音高亢激昂,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白群生,男,1958年生,正定县南牛乡西杨庄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岁学会整套鼓谱,成为本村战鼓队一名队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精通战鼓的各个套路和技法。多年来义务传习带徒,已培养战鼓队员数百名,使常山战鼓更好的得到传承发展。
王书霞,女,1960年生,正定县南牛乡东杨庄村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岁跟随父亲王碗子学习战鼓技艺。自1990年开始参加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兰州“丝绸之路”艺术节、中华鼓舞大赛、河北省鼓王争霸赛等活动。
王鹏敏,男,1974年生,正定县南牛乡东杨庄村人,弘文中学教师,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弘文中学教授战鼓教学过程中,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常山战鼓教学方法,2013年出版《常山战鼓》校本课程。2019年3月8日(农历二月二)带领学生参加中国北方鼓乐文化交流展示大会暨石家庄第九届鼓王争霸赛荣获“金鼓王”称号。
有颜、有趣、有心~这些文创产品,你最钟意哪个?钟楼端严凝古韵 须弥峭立凌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