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俗 · 丰宁竹板落子

  • 2021-03-24 16:52:27
  • 河北省文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竹板落子原名武落子,是流传于丰宁满族自治县朱首营乡的一种男性民间舞蹈,属于北方秧歌类,是农民娱乐性、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据考证,竹板落子是清光绪十一年由山东民间艺人王德传入的单人竹板落子。

竹板落子经过一百余年的传延,广泛吸收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舞蹈形式。竹板落子表演时,表演者右手持竹板,左手持落子,靠平时练就功夫相配合,形成集体的明快节奏。竹板落子的舞步并不复杂,但其有走时稳健有力、跳动时欢快激越的特点。其动作规范分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所谓“武”,是在舞中加有窜、斛斗、抢背等戏曲艺术,经过整理的竹板落子曾于1958年在省级汇演受到好评。

竹板落子属于情绪舞类,动作粗犷、诙谐、流畅,音乐明快奔放,乐手演奏随意性很强,想吹什么就吹什么,什么时尚就吹什么,只要不破坏节奏就行,演员手持竹板,边舞边打,气氛热烈喜庆,竹板落子演员人数不定,可一人、二人或数人表演,也可十几人、几十人表演,可在舞台上表演,也可在广场上表演。伴奏器乐有唢呐、大鼓、小鼓、战鼓、战锣、手锣、铙钹。

竹板落子基本舞步是东北秧歌舞步。基本队形分别为方阵、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编辫子、单出头、双出头。竹板打法有叫板、振板、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缠头捋板、捋头盖脑、单斗、双斗。

竹板落子受中国武术影响,在舞姿、动律、连接动作及节奏的运用都有明显的武术特征,如对打、抢背、窜毛等,竹板落子还可边打边唱边舞,这个时候的动作舒缓,节奏放慢,根据歌词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表演。

1979年竹板落子经整理再次参加地区汇演获得二等奖。1982年参加承德地区民间花会调演获二等奖。1985年再次重新整理,1986年辑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北卷》。

  • 编辑:刘瑞莹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