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的文化瑰宝,要原汁原味地往下传

  • 2021-04-01 16:01:47
  • 河北传统文化

武新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井陉拉花代表性传承人。如果没有拉花,可能不会有多少人认识这位老人,而他也许就不会在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还几乎天天在排练场上紧张地忙活着。作为传承人,他表示,一定会将最原生态最传统的井陉拉花手把手教给后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样的创新,这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拉花艺术不能丢。

对于武新全一家三代而言,井陉拉花不仅是家乡井陉县的民间艺术瑰宝,更是融入骨子里的情感和血脉。“在我们井陉,有句老话说得好,‘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井陉拉花遍地扭’。”武新全说:“拉花的每个动作都有独特的含义,要想一招一式做到位了,挺累的。”

从8岁开始学拉花,武新全这一扭就是70多年,他见证了井陉拉花传承发展的足迹。“‘拉花’就是‘拉荒’的谐音。舞蹈表现的就是百姓跋山涉水,寻找生存之地的过程,承载着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扭’的是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逢年过节,井陉人都喜欢用拉花表演来庆祝和纪念,武新全也是如此。

在武新全的家乡井陉县东南正村,扭拉花的传统保持了几百年。这个风俗也成了东南正村不变的文化特色。每年从种完麦子开始,一些老艺人就会聚在一起交流,他们哼着调,村里的孩子们就跟着调调扭拉花。“大家练上一冬天,就等着元宵节花会上来一场拉花比赛。”

“拉花是井陉的文化瑰宝,现在很多人都想学。我就想着,无论如何要把最原汁原味的拉花动作一招一式口传心授传承下去,让大家能看到最传统的井陉拉花。”曾经也在创新上下过一番工夫的武新全,看过不少拉花表演和大赛,发现很多创新后的拉花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跟一般舞蹈没啥区别。他意识到,拉花创新不能动了根本,要原汁原味地往下传。

如今,让武新全欣慰的是,他们一家三代都爱上了拉花。他的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虽然工作各不相同,但都跟着他练就了一身正宗的井陉拉花“功夫”。两个孙女也都喜欢拉花,寒暑假期间总要跟着武新全学拉花。“拉花首先要在我家里传承下去。还有很多从全国各地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来求教的学生、老师,我也教他们最传统的井陉拉花,希望通过他们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井陉拉花。”

这几年,井陉拉花也在“变化”,不断尝试走进民众的新形式。每天早晚在公园、广场都是自发聚在一起扭拉花的群众,拉花艺术节、拉花艺术基地、拉花艺术团在井陉广受欢迎。井陉拉花还被改编为课间操走进校园。这些变化很新鲜、很贴地气,让井陉拉花传承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好。武新全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虽然已经80岁高龄,可武新全老人传承拉花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歇过。“现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大环境这么好,国家又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井陉拉花的传承发展,让薪火代代相传。”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