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级俏色巧雕精品,纯净、明洁、清怡,令人赏心悦目

  • 2021-05-27 16:52:48
  • 河北传统文化

孙殿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孙记玉雕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6岁,拜仿古玉雕第二代传人陈洪泽为师,学习玉雕技艺。他继承祖上传下的手艺,从事玉雕行业近40年。孙家的玉雕手艺可以追溯到清代末期。

仿古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大到人物、器具、鸟兽、花卉,小到别针、戒指、印章,中国玉雕品种繁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孙殿国的玉雕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用和田玉本身的颜色,“俏色玉器”,不但能让其丰富的色彩保留下来,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色彩的主观能动性,让玉雕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例如,他的和田玉作品《竹》,雕刻的是竹子,其身通体洁白,顶上有几缕暗黄,他把这一小片不起眼的暗黄雕刻成了几片竹叶,这样不但让这本为杂色的地方有所保留,看似瑕却成为瑜,琢制成美丽的玉器,显出了玉本身的特色,还使竹子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真有点石成金之妙。另外,这个和田玉《竹》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它一改人们对竹子那种修长挺拔的印象,而是把竹子雕刻成了胖胖的可爱型,别有一番风味。

中国人向来喜欢吉祥,对吉祥物、吉祥话、吉祥事情有独钟。“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已成为玉雕界里的行话,作品所体现的寓意,大多与吉祥有关,也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金玉满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孙殿国的和田籽玉作品《金玉满堂》,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金玉满堂是富贵美满的象征,“鱼”与“余”谐音,“年年有余”嘛,寓意五谷丰登,人们生活富裕,表达了一种美好吉祥的祝愿。而“金鱼”与“金玉”谐音,寓意着富贵、富裕、金玉满堂、高升,儿孙满堂,代表了人们对生活、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这一作品,不仅表现了人们对金鱼的喜爱,更寄托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因此,符合人们“讨口彩”的传统心理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说这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收藏级俏色巧雕精品。作品巧妙地利用了籽料的黄色皮,将表面的黄色部分刻成金鱼,那金鱼,纹路清晰,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生动可爱,犹如在水中快活地游嬉,又像是在摆首弄姿,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且利用黄、黑、白相间的颜色雕刻了数枚铜钱,叠放看似随意,而错落有致,这样就只留下了大块的白,纯净、明洁、清怡,令人赏心悦目。

孙殿国的另一作品《耄耋富贵》也同样用的是俏色,且吉祥寓意也隐含其中。玉的主体白色部分,是象征着雍容典雅、富贵吉祥的大朵牡丹,牡丹有“富贵花”之称。而大片黄色、黑色的玉皮则雕成了开口微笑的猫。“耄”与“猫”“耋”与“蝶”均为谐音,古人常将猫、蝶和牡丹合在一起,称为“耄耋富贵”,赠送老年长者,有长寿、富贵、平安的意思。这寓意自不必说。值得一提的是,牡丹花之上的那一小处黄色,如果当杂色去掉,会有些可惜,如果不去处理就是瑕疵,而孙殿国却把这一小片杂色刻成了一只在花上飞舞的蝴蝶,不仅保留了玉料天然的色泽和纹理特征,还使作品有了生气,有了活力,有了灵性。这样作品的造型与颜色得到和谐统一,增添了色彩变化,使其在视觉上更为丰富,浑然天成,神韵俱增,让人赏心悦目。这需要玉雕者多么巧妙的构思,多么纯熟的技艺,多么高超的艺术素养才能创作出这超凡脱俗、充满灵动之气的“俏”模样啊。

孙殿国的玉雕作品,巧用料形,巧用颜色,巧施技艺,更巧的是手法,是构思,是遵从自然又超乎自然的独特境界,正是他“巧”得恰如其分,对玉雕的精益求精,所以创作出了具有灵性的作品,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