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传统手工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美的渲染与升华

  • 2021-07-27 17:46:11
  • 河北传统文化

高海侠,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彩绣代表性传承人,系河北省定兴县贤寓镇南幸村人。高海侠从学艺至今,20年如一日为文彩绣的传承、发展、提高孜孜以求。

文彩绣是民间传统美术手工刺绣文化艺术,据史书记载,起源于古代人用针和色彩美化自己,称“彰身”“文身”“针黹”等,后《礼记·月令片》说“文秀有恒”。针黹史上后称文彩绣。

文彩绣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一传统美术手工刺绣属于南派刺绣。文彩绣在定兴县南幸村得以传承并非偶然。公元1421年随着朱棣迁都北京,高海侠祖上也带着这门传统手艺辗转来到了北方(定兴县贤寓镇南幸村),见证了历史上南北经济在定兴的交融。

高海侠从小耳濡目染,逐渐喜欢上了文彩绣,并得到姑姑高淑梅的亲传倾授。为让文彩绣发扬光大,高海侠自学了美术。以针代笔,以线代墨进行创作。

高海侠二十多年来不断传承发扬创新,对文彩绣作品工艺进行了无数次升级和针法配色的创新。文彩绣由原来的绘、刺、两道工艺变成现在的绘、扎、刷、选、刺等五道工艺。针法繁多如:彩绘绣、润色绣、辫绣、网绣、错针绣、拉链绣、盘金、铺绒、洒线绣、齐针、套针、疙瘩针等绣法,继承于古,创新于今。文彩绣技具有“平、齐、细、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因文彩绣悠久的发展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作品不仅带有实用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1990年亚运会艺术纪念品双面绣铜镜,就是高海侠用文彩绣技艺完成。2002年定兴文彩绣旗袍和礼服亮相北京时装周发布会。董卿身穿定兴文彩绣礼服主持2006年央视春晚。高海侠为众多演艺明星提供过刺绣服饰,为多届戛纳电影节服装提供刺绣服务,其文彩绣作品《大威德金刚》唐卡被青海河卡山寺院收藏。作品先后在艺术小镇、旅发大会、旅游商品博览会、石家庄国翠民俗文化节、定兴非遗文化主题展上亮相。传承人高海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将原来的文彩绣作坊升级建厂,注册了商标。使这一传统技艺焕发了青春。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定兴经济发展。

高海侠秉承工匠精神,对文彩绣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孜孜不倦,对文彩绣的推广与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世人认识到定兴文彩绣,感知到这一传统手工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美的渲染与升华。

  • 编辑:兰丽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