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了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

  • 2021-08-28 15:46:15
  • 河北传统文化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河北省内的国家非遗有民间文学5项,传统音乐23项,传统舞蹈10项,传统戏剧34项,曲艺8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2项,传统美术14项,传统技艺16项,传统医药3项,民俗13项。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部、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及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在晋商和当地文人的作用下,发展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及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两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了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它唱腔丰富,有乱弹、腔儿、曲子几种演唱声腔,板式多变,表现力强,如乱弹板路就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七种。张家口晋剧也称“口梆子”,它吸纳当地方言并借鉴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的艺术特点,演唱起来富有韵味,同时也形成了一批特有的剧目。

  • 编辑:天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