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秋生,线装书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谷秋生出生于河北省吴桥印刷世家,他从18岁起就开始当学徒,学习制版、印刷、装订、打蜡等线装书工艺,勤奋好学的谷秋生很快熟悉了印刷的整个操作流程。
线装书工艺是一种传统手工装裱技艺,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不断演进的标志和形式。我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其装订方法又有多种多样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轻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本的册页书。其中不少古旧线装书,可视之为文物,非常珍贵。“线装书”装订技艺在经历五百多年的沿袭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变革与完善。
将印好的宣纸装帧成一本书,需要经过理料、折页、齐栏打眼、穿纸钉、切书、包角、复口、订书等1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工人师傅们手工进行,需要工人反复练习。为了还原最古老的工艺,谷秋生查阅了大量资料,著名藏书家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曾说过:“订线用清水白绢线双眼订结,要订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脱而紧,如此订书乃为善也。”谷秋生翻看这句话时眼前一亮,一字字琢磨,一遍遍试验......
就是凭着这种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在2006年时谷秋生被邀请印刷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中国最大的百科类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过团队齐心协力,夜以继日的付出,顺利完成了100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巨著的印刷,同时该书在2009年荣获古籍图书最高荣誉“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
此外,谷秋生还带领完成了中国最大的一套佛学巨著——线装古籍版《乾隆大藏经》《四库精编》《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金刚金》《四书五经》《沧州风物吟》《口北三厅志》《徐宗先诗词选》,郭沫若学生怪夫子撰写的《甲骨文—释书国学精句手稿》等等。
为了更好的展示线装书,以及纸术、印刷术整个历史演变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和传统工艺。2015年时,谷秋生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筹建一个线装图书博物馆。谷秋生投资兴建的线装书博物馆于2016年落成,这也是我国首家线装书博物馆。
博物馆展厅总面积1800平方米,以陈列展览印刷工艺流程和古籍图书为重点。博物馆分为印刷馆和古籍馆两部分。印刷馆由古籍印刷的起源、古籍印刷的工艺流程、古籍印刷与古代中国社会组成、古籍印刷与现代印刷、古籍印刷与世界传播、古籍印刷演示互动区6部分组成;古籍馆将全方位反映中国木刻板印刷的历史沿革在世界印刷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对《馆藏线装图书》和《吴桥书画精品展》等系列作品进行陈列展示。
谷秋生始终坚持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做中国“最美的书”为宗旨,对于谷秋生个人来说,坚持做线装书绝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经济效益,而是从这些古籍中获得人生感悟,通过古籍印刷来实现对几千年中华文脉的保护、还原和传承。
心手相连,一门手工技艺凝结着手工艺人心血与智慧,每一个精美绝伦的瞬间,都记录着岁月与人生的坎坷沧桑。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十指灵动之间,都流淌着最精美的工艺、最真挚的坚持与最美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