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魅 | 这是一个会呼吸的枕头

  • 2022-03-23 18:48:45
  • 保定文化旅游

1布艺(耳枕制作技艺)

市级非遗会呼吸的枕头

耳枕别名“御枕”,又名拐枕,属濒临失传的民间稀有的手工艺品。在清朝末期,多是宫廷御用或大家贵族、闺秀结婚必陪送的礼物。

它的形象代表大富大贵,方方正正,寓意平平安安、四平八稳、事事正通、财路广进,方中有钱,钱钱相连,六六大顺,一生幸福。

布艺(耳枕制作技艺)

涞水县手工耳枕制作技艺源于清朝末期,距今已100 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涞水镇北南租村一带。

据褚克珍老人的回忆,这项技艺是由褚克珍的姑姑传授与她。当年,她的一个远方姑姑曾在庆亲王载振的府里当绣娘。她说当年慈禧太后“闹耳底”,里面都化脓了。御医就琢磨怎么才能减轻她的痛苦,后来研制了这透气耳枕,耳枕的六个面各有一个孔,侧身睡时,耳朵放在孔里,不仅四面的孔透气,凉爽,还可以在下面的孔里放上一个小盒,收集脓水之类的。

耳枕在清末广泛流传于皇宫、王府等上层社会,是达官显贵不可或缺的装饰、保健良品。

2008年,褚克珍老人的外孙张振星开始学习耳枕制作技艺,在继承传统的方法上,并深入钻研,潜心研制,在传统六孔耳枕的基础上,又相继推出十孔、十四孔、十八孔等一系列耳枕,并创品牌“谦源通”。

涞水布艺(耳枕制作技艺)延续清朝传统工艺,植根于传统文化。

它选料精良,做工精细,设计独特,集美观 、实用为一体,是现代家居装饰、 鉴赏收藏、馈赠亲友之稀有佳品。

  • 编辑:天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