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重温觉醒年代

  • 2022-06-23 16:56: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主要包括1915年至1923年6月期间, 北京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 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31处,2021年全部整体亮相,面向社会开放。在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见证革命历史,重温觉醒年代。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有一栋五层西式风格的古典建筑,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称红楼。因曾是北京大学所在地,又被称为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 ,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京大学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北大红楼重新布展,对外开放。北京大学红楼遗存主要有校长办公室、图书馆主任室、登录室、五四游行筹备室、文科学长室、大教室、第二阅览室。还有《新青年》杂志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展品展出,就走进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早期组织也在这里诞生。

2021年8月1日起,修缮后的北大红楼开放个人预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百年红楼,见证革命历史,重温觉醒年代。

登录室

这个摆放着黑色书桌、黑色书架,庄重朴质的房间是图书馆登录室,每本图书进入北大图书馆前都要先在这里登记、统计、盖章、贴卡,其中就包括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引进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进步文献,1920年3月19日这个房间的登录簿上曾记录下珍贵的一笔,一本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入藏,毛泽东主席当年也曾在这里的书桌前从事图书馆登录工作。

五四游行筹备室

这里原本是北京大学第一个进步学生社团——新潮社的编辑部。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大学爱国学生聚集在此,赶制旗帜,书写标语。学生领袖罗家伦在这里起草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通告中写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蔡元培校长的办公室

1917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

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

1917年1月,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8月,北大红楼建成后,陈独秀就搬到这里办公。在这里左右着思想界的风云变幻,为学生运动提供精神燃料。

李大钊曾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

1918年8月到1922年12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就在这里办公,这里摆放的是当年使用的书柜、办公桌、电话等物品。

第二阅览室

第二阅览室是北大图书馆日报阅览室,又称新闻纸阅览室。毛泽东曾在这里担任图书馆书记员,登记新到报刊和读者姓名,管理着15种中外文报纸。在这里,毛泽东积极参加北大学术团体,研究各种主义,寻求救国真理,成为一名马列主义者。

大教室

这是红楼内面积最大的一间教室,能容纳七八十人同时上课,李大钊在这里为学生讲授《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马克思理论课程,鲁迅也曾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这间教室里常常挤满了求知若渴的进步学生。

图书馆主任室会客厅

1920年4月,李大钊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就在这间会客厅进行交流,商讨建党问题。1920年10月,位于北京的共产党小组在这里成立,一个月后,共产党北京支部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杂志自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版63期。从第八卷第一号起,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刊物,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深刻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北大红楼播撒革命的红色火种

1918年—1919年,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迅速传播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李大钊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上发表《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广大青年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深远的影响。

1920年3月,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大红楼成立。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杂志为媒介,一篇篇带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光的战斗檄文,从北大红楼地下一层印刷厂,飞向全国各地。由此,北大红楼成了中国红色思想的发源圣地,成了全国有识之士向往的革命风暴中心。

1920年10月,在红楼图书馆主任室,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北京共产党小组”。同年底,改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北方的传播,为在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组织创造了条件。

一百年来,北大红楼经受风雨的洗礼却未蹉跎半分,那些英雄与先驱亦未被历史长河所掩埋。透过红色的建筑外表,仿佛还能看到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流下的鲜血,看到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高高飘扬的红旗……这栋建筑将那段胜利的永恒记忆永久保存,令不朽之魂注入每一个国民的心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 编辑:党思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