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太庙

  • 2022-08-04 15:20: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文明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北京中轴线已历经700余年,如同一本百科全书,蕴含着从古到今劳动人民创造的、动人的文化与历史。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市正在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包括14个遗产点,具体为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这是一组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区域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南北总长度7.8公里,占地超过600公顷。为了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展示北京中轴线魅力,推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公众参与,繁荣北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太庙。

建筑历史

太庙为明、清两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世宗朱厚熜将太庙一分为九,改合祀制度为分祭,设九庙分别供奉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中有八庙被雷火毁。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太庙的后殿及是弘治四年(1491年)建成的,以后不断有扩建。清帝逊位后,祭典始废,但太庙仍由清室保管。

太庙每个朝代都进行过修缮,明万历三年(1575 年)进行过全面的大修,清乾隆元年(1736 年)至四年(1739 年)、二十五年(1760 年)、五十三年(1788 年)都曾进行修葺、改建、添建。1924 年曾作为和平公园开放,后关闭。直到 1950 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之后,又经过多次整修,并新建了许多大型活动场所,如电影院、体育场、图书馆等。其南面大门上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横额为毛泽东手书。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色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 13.9万平方米,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墙内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庙内主体建筑为前殿、中殿、后殿,在第一道红墙的西墙上有西向大门两座,南边的一座称太庙街门,北边的一座叫太庙右门,距今故宫阙左门不远的东面为太庙西北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在第一重院内的东南角有牺牲所,此所的西侧建有六角井亭。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有东、西两庑各26间,东庑之中者为太庙门,坐东朝西。

在第二重院墙内正门为三开间的琉璃砖门,左右各一门。过琉璃砖门有玉带河,河上有七座单孔汉白玉石桥,桥北有两座六角井亭。内院正门五间,原列有镀金、镀银铁戟120支,故又称戟门。戟门正中三间为三座大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中有汉白玉石雕御路,分别雕有“二龙戏珠”、“狮滚绣球”、“海水江涯”。

戟门正北,即为前殿,又称大殿,西阔11间,进深4间,面积约2240平方米,明间之上的两层檐间木匾书满、汉文竖写“太庙”,梁柱外包沉香木,其它构件均为金丝楠木,整个大殿建在汉白玉须弥座上。前殿是供奉皇族祖先牌位的地方,每当岁末、登基、大婚、凯旋、献俘等大典,皇帝、王公都要到此祭祀。前殿有东、西配庑各十五间,东配庑旁有大燎炉一座,西配庑有小燎炉一座,均为焚祝、帛之用。东、西配庑均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殿式作法。

中殿在前殿的北面,又称寝宫。后殿位于二重院落的最北侧。中殿、后殿皆为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九间,左右都有配殿各五间,为收藏祭器之场所。在中殿、后殿间有一红墙,墙上有琉璃砖门五座,均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后檐的两侧,各有随墙角门一座。其北为一狭长院落,构成太庙的第三重院墙。

开放时间

旺季(每年04月1日至10月31日) 06:30~19:3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07:00~17:30

门票价格:2元/人

咨询电话: 010-65252189

  • 编辑:钱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