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都能入园!北京两个公园,试点拆除围栏

  • 2022-07-24 09:08:00
  •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拆除围栏,公园的美景真正与城市相融。北京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庆丰公园为试点,探索城市公园开放管理的新模式。

最近,路过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市民总免不了惊叹一番:公园的围栏居然不见了,就连一些门区也拆了!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始建于1988年,是一个带状亲水公园,沿小月河绵延10余公里,总共有19个门区。每年有超百万游客光临,尤其到了春天,“海棠花溪”的绝美景观总是火爆京城。

王女士家住安贞,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她饭后遛弯儿的首选,这个习惯持续了多年。老公园忽然拆了围栏,让她感到非常惊喜。“围栏总是给人一种距离感。”王女士告诉记者,“围栏底部是一尺高的水泥墩儿,上方扎着一米高的黑色铁栅栏,顶部还有尖刺,显得冷冰冰,把风景和城市生生隔开了。”

如今,市民和公园不再隔栏相望,公园融入了城市,城市也随之变成了一个大公园!

近年来,京城新建了不少郊野公园,其中大多数采用开放式无围墙设计,如温榆河公园、城市绿心等。但中心城区不少老牌儿公园仍是围栏紧闭,藏于深闺。如画美景看得见却进不去,尤其是不熟悉路线的市民,要绕上好一大圈儿才能找到门区。

去年底,市园林绿化系统下发相关文件,倡导“减围栏、促联通”。朝阳以大尺度绿化为主攻方向,精心打造“公园城区”,因此在全市率先开展拆栏透绿工作。

“首批试点总共有两个,是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和庆丰公园,它们都是带状滨水公园,围栏打开之后,水和绿都能和城市更好地融合。”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项目以“可进入、可参与、景区化、景观化”的主要理念,分类施测,先行先试。

拆围栏只是第一步,公园和城市的接驳处还将持续提升。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负责人张宏涛介绍,将根据公园绿地的现状,在公园和城市之间还将设计一些不同风格的植物组团,在靠近中轴路的地方设置立体景观小品“松花长垣图卷”。街边还将增加休憩城所,为游人提供休息、阅读、交流的空间,传统门区拆除后,代之以6种形式的入口,如花箱式、景观艺术挡墙式、植物组团式、开放式等。

公园开放之后,实行“闭园不静园”,这意味着市民24小时都能入园。不论是晨起跑步,还是夜晚遛弯,都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了。后期景观提升时,沿街休憩场地也将会增设装饰灯带等,增加突出节点景观的投光灯、投影灯和阅读灯等,使夜间园区绿地景观更加绚丽多彩。

好风景融入了城市,同时也对公园的秩序、卫生和游客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公园开放之后,预计游客会增加不少,南北穿行的市民也会增加。”张宏涛说,原本驻守门区的工作人员会更多地投入公园内部管理,增加巡逻次数,创造更好的文明游园环境,同时也会加派志愿者力量维持秩序。

目前,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庆丰公园的景观提升工作刚刚启动。数月之后,将有更多市民体验到公园与城市融合的新景观。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