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貌奇特,包罗万象,锦绣名山众多,高山巍峨,奇峰林立,幽深嶂谷,峰回路转,美得独一无二。
河北高山地貌
01燕山山脉
高山林立 奇峰怪石
雾灵山
燕山主峰雾灵山位于兴隆县西北隅,由燕山期正长岩、正长斑岩及侏罗系砂砾岩组成,海拔2116米。由于山体海拔较高,山势陡峻,山中多云雾,夏秋时节,伫立山端,常能观赏到云海景观,故名雾灵山。
山地植被类型丰富,垂直带谱明显,从坡麓至山顶,依次出现天然灌木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植被类型,并有落叶栎林、桦木林和油松林等天然林成片分布。
青龙祖山
祖山亦称老岭、响山,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东南隅,由太古界花岗片麻岩组成,地层年代距今32亿年,为河北省最古老的岩层。由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影响,众多山石形成许多形态逼真的造型地貌景观。主峰海拔1424米,是河北省距离海洋最近的中山山地。
断块山地拔地而起,高达千余米。花岗岩山地受到垂直节理的切割,发育众多峰柱景观。山峰石柱犬牙交错,直刺蓝天。
02太行山脉
巍峨壮丽 层层叠覆
天桂山
天桂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包括青龙观、金顶、苍岩宫、望海峰、翠屏峰、银河洞等六大景区,300多个景点。景区内自然景观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既有雄秀交融的自然风光,又有皇家园林的高贵气韵和道家仙山的庄严气势,
天桂山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素有“北方桂林”之称,最高峰海拔1054.1米,相对高度500多米,以洞幽、石奇、林密、泉多而著称,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天桂山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琳琅满目的怪石竞相崛起,似柱似塔,如禽如兽,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天桂山泉水处处,槐泉、青龙泉、金蟾泉、明珠井旱不竭,涝不溢,悬崖飞瀑、潺潺作响。
古武当山
地处国家地质公园的古武当山,典型的嶂石岩地貌,拥有赤壁丹崖的壮景,景观奇特的象形山随处可见。由元古界红色石英砂岩组成的块状山体拔地而起,比高达500米以上,气势壮阔,山顶有唐代古碑“古武当山”,元朝初期道教祖师张三丰携徒到此修炼,山中留有上中下三大建筑群。
古武当山主峰海拔1438米,峰顶建有真武大帝庙,又称老爷庙,庙内供奉着道教大神真武大帝。青山含黛、碧水映蓝,孕育着天地万物的氤氲灵气,太极文化、道教传说,浸润着千载风物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山、二神、三绝、四境、五圣、六峰、七彩、八奇”的景观特色。突出展现了“古、武、文、奇、凉”的特性和“道、养、乐”的个性。山上三顶三峰相连,群峰巍峨耸立、气势雄伟,独特的山林地貌造就了云境、谷境、水境、乡境四境融合的仙境胜景。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易县县城西南,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山势险峻,挺拔陡峭,犹如长短不齐的巨齿狼牙,故名“狼牙山”。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夹之雾飘缈神奇莫测。
易县狼牙山在太行山北段的由中元古界蓟县群燧石条带白云岩组成,主峰海拔为1025米。整个山体高耸陡峻,温带喀斯特地貌发育,峰林、石柱广泛分布,形成多处山石造型景观。
白石山
白石山景区位于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拥有全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喀斯特地貌景观。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峰峰挺拔,谷谷幽深,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自古被称为“太行之首”。其山势陡峭,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植被茂密,飞瀑流泉,云海佛光频现,长城与庙观分列于山间两侧,集雄伟、秀丽、神奇、幽幻于一身,是中国山岳景观奇与险的杰出代表。
白石山上的馒头石发育于距今9亿年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轻变质灰岩中,由向上生长的藻类遗体构成。从平面上看,白色的藻类团块直径达10 20厘米,如同刚刚出笼的馒头,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馒头石。千层岩位于涞源县白石山主峰北翼,由灰白相间的浅变质雾迷山组页岩组成,单层厚约1厘米,层层叠覆,如同一张巨厚的千层饼,独成一景。
嶂石岩
嶂石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石家庄西南的赞皇县境内(到赞皇县城52公里),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其特色景点为大型天然回音壁。
嶂石岩属于红崖长墙砂岩地貌,后命名为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多为阶梯状大陡崖。嶂石岩景区中,有三级大断崖,每层均在百米以上,各层之间的平台时宽时窄,宽者称“台”,窄者称“栈”。其上或为小型造型地貌,或为密林、灌草,或为裸露的沙波花纹,更增加了丹崖长墙的层次感与浑厚感。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千层蛋糕,层层叠叠。
择一悠闲时刻约三五好友来河北体验大山的巍峨壮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