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流霓虹包裹着的繁华帝都,还有另一幅可爱面孔,古朴的老街、幽静的小巷,别有韵味。
之前小爱推荐过不少吃喝一条龙的闲逛街区,这次再给大家安利几条独一无二的特色老街。气势不凡的皇城主干道、皇亲国戚聚集区、百姓生活的胡同小巷,还有流淌着异域风情的“洋建筑”。
来这里漫无目的的走街串巷,或骑上单车兜兜转转,是开学后最放松的一种遛娃方式哦~
文津街
中南海“让道”出来的老街
游玩亮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鳌玉蝀桥、筒子河、团城、白塔
天安门除了府右街,还有一条不得不说的神秘老街“文津街”,东起北长街,西至府右街,元代时属于宫苑之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阔道路交通时,为了保护文物古迹,特意后移了中南海南面的院墙,给马路留出空间,而这条中南海“让道”出来的马路,就是文津街。
这条街不长,却是老舍眼中最美的一条街,路旁绿树成荫,掩映着京城最著名的古建筑,幽静且典雅。
就像《骆驼祥子》里描述的那样,“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
它紧挨着紫禁城,能把辉煌的皇家建筑尽收眼底,抬头可看景山万春亭、琼岛上的白塔、故宫的角楼,还有团城的白皮松;低头可见北海和中南海的湖面,都是无比漂亮的景致。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走在文津街上会路过一个高大的朱漆大门,门口巍然矗立着两只石狮子,这里就是文津街7号低调古老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它看起来很是端庄威严,已有百年历史,是北平图书馆的旧址,前身是京师图书馆,门票免费,可以预约参观。院里有座神似太和殿的“文津楼”,绿色琉璃瓦屋顶好看极了,据说门前的石狮华表是从圆明园搬来的。
这个地方充满了神秘感,室内光线不是很明亮,墙漆也有所脱落,楼梯扶手是木质雕花的,陈旧的岁月痕迹扑面而来。可以自己从书柜里找感兴趣的书来看,坐下来的一刻,仿佛回到了民国时代。
金鳌玉蝀桥
文津街东段的金鳌玉蝀桥,就是“北海大桥”,也叫御河桥、金海桥,横跨在北海和中海之间,桥的两侧曾经是精美的汉白玉石栏,如今换成了现代化的安全护栏。
以前在桥东和桥西各有一座“金鳌”、“玉蝀”牌楼,后来为了扩展桥面,牌楼被拆掉了,不幸中的万幸是石额并没有丢失,现保存在首都博物馆里。
西安门大街
“高龄”建筑、老字号小吃一条街
游玩亮点:西什库天主堂、1901咖啡、各种老字号小吃店
沐浴着文津街的阳光,到达西安门大街,曾经这也是一条皇城主干道。
传统四合院、清末风格的小院、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老建筑非常多,沉稳庄重,宁静低调,比起热门的网红街区,这里更像是本地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而且提升改造之后的西安门大街,路面干净整洁,道路通畅,有咖啡馆,有文创小店,有教堂,俨然是一处非常适合漫步的观光街区。
这里还是一条美食街,新川面馆、西四包子、延吉餐厅、护国寺、紫光园……各种老字号、小吃店一路排开,如果走到头,来到更加繁华的西四,那就更有的逛了。
西什库教堂
从西安门大街向北,进入西什库大街不远,北京最美的西方宗教建筑便会出现在眼前,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西什库教堂”,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很喜欢这座独一无二的异国建筑。
西什库教堂也叫“北堂”,建于清初时期,主体哥特式建筑风格,看起来无比华丽庄严,高高的尖塔是它最具特色的结构。
300根巨大的柱子撑起金色拱顶,还有精美的彩色玻璃花窗,在阳光下泛着绮丽的色彩,真是太绝美了!
1901咖啡馆
或许是氛围使然,这家小小的咖啡馆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既然来到了西安门大街,又走到了西什库,怎好不进来坐坐呢。
西安门101号,这座三层楼高的小洋楼,原是西什库教堂的配楼。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做旧的小方地砖、硕大的书架隔断,好喜欢这种复古调调,年代感十足,就像民国时代的会客厅,随意点杯咖啡,就能窝在沙发里赖上一下午。
模式口大街
老舍笔下的“北平之秋”
游玩亮点:法海寺、承恩寺、古道斯存、同升源粮行、过街楼遗址、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石刻文物园
石景山有个模式口大街,是老舍笔下祥子拉着骆驼走过的地方。在古道上惬意漫行,坐在小院儿里赏秋逗猫,听听京西民俗故事和沿街叫卖声,还可以边看展陈,边跟孩子聊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这条换新颜的老街,历经沧桑,见证历史的风风雨雨,斑驳的墙面、见证时光的旧物件、喜庆的红灯笼,还有胡同和四合院,就像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北平。
随着人流向东漫步,骆驼雕塑、骆驼座椅,随处都是驼铃古道的元素。每走几步还会遇到角落里的可爱卡通猫咪,一面手绘墙壁上,用明快的颜色描绘着京西秋韵,让路人禁不住感叹“这不就是老舍笔下的秋天嘛~”。
古道斯存
古道斯存是很多游客来模式口大街游玩的第一站,它还有个身份是模式口的老爷庙,现在是个可以喝咖啡的民俗陈列馆。
正房东西两侧的偏房是介绍承恩寺、法海寺壁画以及模式口一带历史文化的展览。展出着各种老照片,还有法海寺最出名的“水月观音图”,房顶复制的藻井极为漂亮。
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灰墙壁、灰瓦顶、红窗户,镶着金色的琉璃瓦,整个透着北京院落的韵味。逛街逛累了,可以在院中小憩,喝杯香浓咖啡,顺便撸只猫。
燕京八绝博物馆
位于承恩寺的燕京八绝博物馆,号称“北京最难约景点”之一,真是一票难求,小爱一直没能如愿。如今又开始新一轮的保护修缮,再见怕是要等年底了。
这家无比难约的小众博物馆里,展出的景泰蓝、玉雕、牙雕、花丝镶嵌……全是“燕京八绝”中的精品,甚至是国礼,还有少数清代古董文物。
同升源粮行
随便拐入一条小胡同,蔬菜水果、炒货、小百货……夹杂着讨价还价的声音,每次来模式口大街,都要去同升源粮行转转。
年代感的装饰画、算盘造型的柜台、盛满粮食的大桶,这样的百姓生活场景不多见了,让人不买东西也想进来看看。香油麻酱都是自己加工的,现磨的二八酱是他家主打,真材实料贼香,价格也很公道。
张自忠路
人文荟萃名人故居聚集地
游玩亮点:段祺瑞执政府、和敬公主府、欧阳予倩故居
好比中山路、解放路、人民路,很多城市都有张自忠路,北京的张自忠路原名“铁狮子胡同”,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改名为“张自忠路”,在地铁站大厅还有一尊张自忠半身像。
这条路往南是东四一条到东四九条,往北是东四十条到东四十四条,周围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创意咖啡馆。
在清代这条街也算是贵族居住区了,和亲王府、和敬公主府、贝勒斐苏府各种王府,无数个名人故居等历史遗迹都汇聚在此,可以说这是经历了风云变幻,见证了太多历史时刻的一段路。
段祺瑞执政府
张自忠路上最有名的历史遗迹当属“段祺瑞执政府”,原是九贝子府,清康熙皇九子胤禟的府邸,后来又成了雍正皇帝第五子弘昼封和亲王的府邸,民国之后最终变成了段祺瑞执政府。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曾是人民大学的老校区。
这座“西洋”建筑很漂亮,透着浓浓的欧洲古典风格,你一定会被上面雕刻精美的花砖,以及拱形的走廊和门窗所吸引,而事实上它竟是座砖木结构建筑。
绕到主楼后面,是花园和木质楼群,貌似还有居民居住,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生活过的大院。
和敬公主府
宝藏街区的高级别公主府“和敬公主府”,也称“达贝子府”,可以说是老北京的一大豪宅了。1000多平方米,亲王府建制,五重房屋建筑组成的四进院落,有正门、正殿、后寝、东西配房,规格极高,至今贵气依旧。
这位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由于乾隆皇帝对她特别宠爱,不舍她远嫁,于是在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后,就赐了这座府邸,把她留在了京城。
只可惜这座神秘豪华的公主府不能参观,只能隔着高墙红门假想一下里面的样子。
漫步在气势不凡的皇城主干道上,沐浴在洒满阳光的小巷里,帝都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尽情感受着时间留下的文化财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