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

  • 2023-03-26 15:59:00
  • 青春房山

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

大石窝地处北京西南,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3.8万。2006年,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石窝石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尤以优质汉白玉最为珍贵,历史上曾是皇家御用石材,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标1号,驰名中外。

大石窝石材的开采、雕刻、利用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自隋末云居寺刻经开始,历经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皇家修建宫廷、园林、陵墓等工程,从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调来大批石匠艺人达上万人,逐渐形成自然村落。

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是因“石”而成的,艺人们以石为业,以石为生,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一套石作工艺,其中包括石材的开采、运输、加工和雕刻,还有相关行业习俗,相传至今,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区域,是中华民族石作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放后,大石窝的石匠艺人又参与了故宫、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颐和园、天坛、卢沟桥、中华世纪坛等石作修缮和修建工程。近年来有部分作品远销国外,如日本北海道中国公园、新加坡国家森林公园、美国纽约唐人街等十多个国家的石材工程,均由大石窝的石材企业进行加工、安装,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外中华民族园等工程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石窝祖辈相传的石匠技艺包括:敲、打、滑、拉、安五项基本技能。另外,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的石匠节,农历十月十五日的祭山节,拜山神,石匠号子都显示了不可多得的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行业习俗,其历史及文化价值弥足珍贵。

大石窝石作文化是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对于研究石作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资料,其完整的传统石作行业操作流程及行业习俗对研究及传统手工业提供了宝贵资料。大石窝“石作文化”具有特定的史学、美学、古建学和石作手工技艺的研究价值。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