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今年清明节气时间是2023年4月5日9时12分。清明节气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共推出39项展览文化活动。
其中,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推出“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徐悲鸿纪念馆将举办“走近大师”系列“清明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活动。老舍纪念馆也将举办“清明时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之“鲜花代门票”活动。中国电影博物馆将在4月5日线上直播电影《英雄儿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举办“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创造新伟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香山革命纪念馆将举办“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中小学生清明节主题研学活动。
清明节期间推出各类文化活动具体信息以各馆官方发布渠道为准,观众出行需确认已预约成功。
清明是踏青的好时节,不少博物馆推出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4月4日,北京民俗博物馆将举办“忆满京城•情思华夏主题活动”,邀请观众学画风筝,体验投壶、射柳等民俗。
4月5日,首都博物馆将在地下一层纸艺空间举办“春和景明——趁东风,放纸鸢”活动,带领观众绘制五颜六色的风筝,了解清明节的传统礼俗和故事。
5日当天,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推出清明特色活动,观众可以漫步古寺,欣赏玉兰,参与“清明奉茶 茶香寺溢”活动。
名人故居、纪念馆将开展缅怀先辈的传统活动。
4月5日当天,徐悲鸿纪念馆、老舍纪念馆等名人故居:将为观众提供鲜花,向名人敬献哀思,鼓励文明祭扫。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将开展“致敬古代科学家,探秘桥梁中的科学秘密”的馆长接待日活动,邀请12组亲子家庭在纪念馆馆长的带领下走进展厅,认识科学家郭守敬,了解郭守敬一生的杰出成就,追忆郭守敬对中国大运河及北京城水系规划做出的贡献。
清明节当天,还有一些科普场馆将结合馆内特色推出系列活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将开展“寻根溯源传承文明 缅怀科学先驱”主题活动,邀请观众参与缅怀仪式、清扫墓园、向科学家敬献花篮、诵读科学家诗集等,缅怀科学先驱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光荣事迹、继承科学家优秀传统。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将邀请志愿者将为灭绝动物扫墓,通过制作哀思卡、清理墓碑、科普灭绝动物知识等方式引导观众关爱野生动物,践行生态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