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东城区博古览今之文化古迹

  • 2023-04-20 15:18: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东城区,文物古迹众多。行走在东城,仿佛身在一幅铺展的文化卷轴,一寸寸品味京城文化积淀,一步步感受古都文明魅力。以文化浸润城市,正在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区精彩呈现。

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位于东城区的北部,国子监街13号。东邻官书院胡同,西靠箭厂胡同,南临国子监街,北依国学胡同。

孔庙为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年),下诏恩准孔庙享宫城规制,并在庙四隅建角楼。元末孔庙荒废。明永乐九年(1411年)在旧址重建,嘉靖九年(1530年)改大成殿为先师庙,增建崇圣祠。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改用青琉璃瓦。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乾隆二年(1737年)改用黄琉璃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为大祀,孔庙也大规模修缮,直到民国5年(1916年)才最后竣工。1955年孔庙为“首都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1963年改称“首都博物馆筹备处”。1981年正式定名为“首都博物馆”。2005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建成并迁出孔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历代帝王均给孔子冠以最神圣、最智慧的头衔 :汉、晋、隋代称先师、先圣、宣尼、宣父,唐代又加谥文宣王,宋代又加至圣等。庙的称呼也随之不断变化 :汉、隋代称仲尼庙、孔庙 ;唐代称孔圣庙,文宣王庙 ;宋代称宣圣庙、夫子庙 ;元代称先圣庙,现称孔庙。

钟鼓楼

鼓楼位于东城区西北部,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东邻草厂胡同,西靠旧鼓楼大街,南临地安门外大街,北依钟楼。

鼓楼为古代京城的报时台,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原名齐政楼。齐政,取齐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之意。当时建楼于元大都中心。明代定都北京后重建鼓楼。清乾隆年间,鼓楼被毁,嘉庆五年(1800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鼓楼上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民国13年(1924年)京兆尹薛笃弼将鼓楼改为明耻楼,并辟为京兆普通图书馆。民国14年(1925年)又改称齐政楼。在钟、鼓二楼之间辟游艺场及儿童体育场。后鼓楼又开办过京兆通俗教育馆、第一民众教育馆等。

鼓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楼通高46.7米,通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整座鼓楼由台及楼两部分组成,楼基称台,台高4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三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台东西长56米,南北宽33米。其东北隅有一北向小门,内有69级石梯,由此可达楼上。楼为木结构,分二层,第一层楼室面阔五间28米,进深三间,内支撑有36根木柱。室内方砖铺地,门窗为六抹方格槅扇。室外有木护栏及环楼走廊。楼内有24面鼓,鼓为整张牛皮蒙制,鼓长 2.25米,直径1.34米,鼓座为木制,油漆,上雕云纹,座高1.8米,宽1.9米,厚2米。每到黄昏时分,钟楼击钟 18下,鼓楼击鼓18下,共击三遍108下,算报完一个时辰。齐政楼上原有铜壶滴漏一座,极精致,但早已遗失无考。清朝改用时辰香来定更次,由钦天监太监掌管焚香,銮仪卫派旗鼓手专门负责司鼓。第二层为暗层,原无专用楼梯相通,后在一层东北隅置一铁梯上下,除为检查房屋外,还可存放物品。鼓楼的楼顶为三滴水,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歇山调大脊。上带吻兽、垂兽,单昂、单翘五踩斗栱,绘旋子彩画。

鼓楼今保存完好,内还保存有一块麒麟碑。1949年后为东城区文化馆使用。1957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将其与钟楼一并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是“钟楼、鼓楼”。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1987年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该处设有“鼓楼文物保管所”进行管理。199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是“北京钟楼、鼓楼”。附近通行5、58、107、204 等路公共电车、汽车。

钟楼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京城中轴线北终端,鼓楼北侧。东邻草厂北巷,西靠汤公胡同,南临鼓楼,北依豆腐池胡同。钟楼旧时为放置报时器具的地方,明、清时代,每到晨、暮都要撞击悬挂在钟楼之上的大铜钟,向全城报时。钟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楼遭火焚毁。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有御制重建钟楼碑。

钟楼坐北朝南,全部建筑为砖石构成,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通高47.9米,下部为砖石台基,上为楼体,高 33米,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殿式作法。台基四面开券门,券门内成十字相交形,内部东侧有石梯75级,可达二楼。二楼四周有城垛,每面有一座拱券门,左右各有一石制雕窗,四周有汉白玉护栏。楼内正中有一八角形木框架,正四角每边长2.3米,斜四角每边长1.35米,架上悬一大铜钟。钟体通高5.4米,直径3.4 米,上顶径约1米,钟纽高近1米,重约42吨。钟的两侧各吊一长2米,直径约0.25米粗的圆木,以供撞钟之用。大钟由响铜铸成,撞钟时,钟声淳厚、洪亮,在方圆数十里内均可听到。每日早、 晚 的寅时和戌时各撞钟一 次, 称之为“亮更”、“定更”,每次报时撞击108下,俗称“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城中军民百姓、文、武百官闻“亮更”起,闻“定更”而息。大铜钟朝北的一侧,镌有“大明永乐年”字样。钟楼的西北,建有一座金炉娘娘庙,现庙已成民居,庙内曾有一孝女碑,1984年移至大钟寺内。

钟楼在民国时曾对外开放,并在楼内设电影院。1949年后为东城区教育局使用。1957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将其与鼓楼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是“钟楼、鼓楼”。1984年由政府拨款对钟楼重新修缮,1986年国家对钟楼又进行了全面的修整,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是“北京钟楼、鼓楼”。

大运河玉河故道东城段

地坛

地坛位于东城区北部,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东邻和平里西街,西靠安定门外大街,南临安定门东滨河路,北依和平里中街。

地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祇神的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名方泽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地坛,后屡有修葺。民国14年(1925年),薛笃弼任京兆尹时,将地坛辟为“京兆公园”。用三个月的时间,耗资16000余元,在园内开辟了世界园、建立了通俗图书馆,装置了体育设施。这是北京第一个公共体育场。民国17年(1928年)夏改称市民公园。民国24年(1935年)市民公园停办,仍以地坛名义开放。1936 年,北郊医院占用地坛的部分土地。1937年停止售票,后渐为农民居住,地坛逐渐荒废。1957年地坛恢复为公园。

皇帝来地坛祭祀地祇的时间为每年夏至。有时由皇帝亲祭,也有由别人代祭。祭祀时,除祭皇地祇外,还有配位。神位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南面正位为皇地祇,配位为先皇的神主。下层为五岳、四海、五镇、四渎神位。

地坛占地面积约37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祭坛,坛为方形,象征地。祭坛朝北,为汉白玉砌成的二层方台,上层边长19.2米,下层边长33.9米,均为1.92米高,每层四面均有八级台阶。坛南左右设五岳、五镇、五陵山石座,凿成山形。坛北左右设四海、四渎石座,凿成水形,皆为东西排列。环坛绕以水渠,渠宽2米,长为167 米,深约3米,为祭祀时贮水之用,是为方泽。坛外遗墙二重,黄琉璃瓦通脊墙顶,坛墙四周均有白石棂星门,北门为三门四柱,东、西、南向各为一门二柱。北门外西侧有瘞坎一座,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南门外为皇祇室,坐南朝北,面阔五间,黄琉璃瓦顶,是收藏皇地祇神版用的。平时皇地祇、五镇、五岳、四渎、四海的神位就存放于此。祭坛西有神库、神橱院、乐器库等建筑,此地还有两座井亭。神库西为宰牲亭,亭前左右也各有一井亭,神库与宰牲亭都是黄琉璃瓦顶。在祭坛西北约300米处,有一组建筑称为斋宫。该宫正殿七间,坐西朝东,建在高大的石基之上,南北侧各有七间配殿,均覆绿琉璃瓦顶,此宫为皇帝行祭前斋戒的场所。斋宫东南侧有钟鼓楼及神马圈。

1957年恢复地坛公园后,政府屡有修缮,1981年政府又拨巨款,将公园内主要建筑修葺一新,后又增建了牡丹园、集芳园、游乐场等新景点。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位于东城区中东部,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东邻建国门南大街,西靠北京站街,南临北京站东街,北依建国门内大街。

古天文台早在金代就已出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附近建有司天台,后毁于战乱。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紫禁城内西侧建立宫廷观象台。明正统四年至七年(1439—1442年)间建观星台,这就是现在建国门古观象台的前身。台上放置大型铜制浑仪、简仪、浑象仪等。清代仍在此设台,并改称观象台,隶属钦天监。辛亥革命后,观象台改为中央观象台,隶属教育部,民国18年(1929年)改称国立天文陈列馆,只做气象工作,结束了近500年的连续天文观测活动。1956年辟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

古观象台距今已有540余年的历史,总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总高14米,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20余米。现台上南、西、北三面陈列着大型铜制仪器,有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纬仪等八件清制古天文仪器。台下西侧建有一四合院,内为紫微殿、滴漏堂、晷影堂。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古观象台上的仪器也被洗劫一空,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黄道经纬仪、象限仪和明制简仪被掠到法国驻华使馆,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才归还。地平经仪、天体仪、纪限仪和明制浑仪被劫到德国柏林波茨坦离宫,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运回北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天文工作者为保护这些古代天文仪器,于1933年将明制的浑仪、简仪、漏壶、圭表等迁至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古观象台从明正统七年(1442年)到民国18年(1929年)连续观测近500年,积累了大量的天文科学资料,为人类的天文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观象台不仅进行天文观测,同时还进行气象观测,至今仍保存着清雍正二 年(1724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180年间的气象资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

1949年后,政府对古观象台进行了多次修缮。1979年大雨,古观象台的东半部出现坍方,国家投资进行大规模修整,并将台内掏空,辟为两层展厅。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对外开放,长年供游人参观。

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又名大内,为明、清两代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 年),竣工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十九年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当年三大殿同被雷击焚毁,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三大殿开始分别名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分别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三殿始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故宫为一长方形城池,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宫墙周长3420 米,城四隅各有一精巧的十字脊角楼,俗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城外由护城河(俗称筒子河)环绕,河宽52米,长3800米,与南面的金水河,北面的景山构成“前水后山”的格局。紫禁城的建筑规制,是按南京宫殿“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兴建的。紫禁城有四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南面正门为午门,北为神武门(明称玄武门)。宫内共有殿宇、房屋 9000余间,这些殿宇沿南北中轴线排列,两旁建筑左右对称。紫禁城内的宫殿分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整个范围从午门向北直到乾清门前的横街,这里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午门高35.6米,下为砖石墩台,台正中有三门,台上崇楼五座,俗称“五凤楼”。正楼为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左右四座重檐四角攒尖方形亭楼,四周为汉白玉护栏。午门左右有钟鼓亭,门内为一方形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横穿而过,河上有五座汉白玉单孔拱桥,为内金水桥。沿中轴线向北过太和门即为三大殿。太和门东有文华殿,殿后建有文渊阁,此阁曾收藏 7900余卷《四库全书》。太和门之西为武英殿,明朝此殿为皇帝斋戒和召见大臣的场所,清朝为皇帝修书之所。三大殿建在一个工字形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基高2米,每层有汉白玉石栏环绕。四周有1142个白石螭首排水孔。太和殿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位置,俗称“金銮殿”,面阔十一间,约63米,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面积 2377平方米,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蟠龙藻井。明、清两代曾有24位皇帝在此举行登基大典。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册立皇后、皇帝大婚、宣战出征等,皇帝都在这里举行仪式。在殿前的丹陛上,有日晷、嘉量、鼎式炉、铜龟、铜鹤等。 太和殿的正北为中和殿,长宽均为24.15米,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中有鎏金宝顶,该殿为皇帝到太和殿举行大典前休息的地方,也是内阁、礼部及待卫等人朝拜的场所。皇帝祭祀天坛、地坛、先农坛、社稷坛之前,要在这里阅视祭祀用的物品。前朝的最北为保和殿,面阔九间,约50米,进深五间,约25 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明代册立皇后和皇太子时,皇帝都先到此殿穿衮冕,再到金銮殿受贺或颁诏。清朝皇帝常在这里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乾隆后期又成为殿试场所。在殿北侧的石阶中间有一块云龙石雕,为故宫最大的石雕。中和殿北为保和殿,保和殿北有一东西横向广场,广场的北侧为内廷,内廷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帝后、嫔妃、皇子、公主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场所。乾清门为内廷正门,门内沿中轴线向北依次排有称为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内廷前殿的乾清宫面阔九间,殿高20米,重檐庑殿顶, 殿两侧有象征政权的“ 江 山金殿”和“社稷金殿”。明代这里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清代成为专门举行内廷典礼,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乾清宫的北侧为交泰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黄琉璃瓦攒尖顶。殿中设有宝座,后有四扇屏风,上为乾隆御笔《交泰殿铭》。清代封皇后、授皇后册、皇后接受朝贺等都在此举行。交泰殿之后为坤宁宫,明代这里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改为祭神场所。此外,还有位于坤宁宫北的御花园。珍妃井位于故宫外东路,宁寿宫花园后门。在后三宫的东西向,分别对称建有东、西六宫。东、西六宫均为两进三合院格局,为嫔妃居住的地方。在东、西六宫的北面有五组形式基本相同的建筑,俗称东西五所,为皇子们居住的处所。在东六宫的南侧有奉光殿、斋宫、毓庆宫。在其东面建有太上皇宫殿,俗称外东宫。外东宫仿前朝和内廷体制而建,前朝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门 ;内廷依次为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等,另有著名的乾隆花园。在西六宫的南面是养心殿,此殿康熙时为皇帝的书斋,雍正时成为皇帝的寝宫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殿为工字形建筑,前、后殿相连,前殿中间悬有“中正仁和”匾额,顶为蟠龙斗八藻井,设有宝座屏风,这里是召见、引见群臣的地方。东暖阁在同治、光绪年间为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场所。西暖阁为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批阅奏章的地方。与西暖阁相连的有仅8平方米的小房间, 称“温室”,后改称“三希堂”。乾隆在这里收藏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等三件珍宝。在西六宫的西侧建有慈宁宫、寿安宫、英华殿等,被称为西外宫。西六宫专供太后、太妃、太嫔起居之用。

故宫已有近600年的历史,除古建筑外,另有许多古柏苍松,如乾隆花园古华轩前的古楸树,是建此轩时特意保留下来的,做为轩前借景。钦安殿前有一株下部呈人字形的古树,由松、柏结合而成,称为“连理枝”。在琼苑东门里有一棵老龙爪槐,树身不高,弯弯曲曲横向生长,极其粗壮苍劲。位于摛藻堂西边还有一棵600多年的古柏,至今枝叶繁茂。

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几十年来,修缮的工程达200多项,修复坍塌的内河河岸 2100多米,清理出故宫内的藏品达100多万件,其中,历史珍贵文物91万件。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今天,金碧辉煌的故宫,更加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每年来这里观光的中外游人达800多万人次。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子监

国子监位于东城区北部,国子监街15号。东邻雍和宫,西靠箭厂胡同,南临国子监街,北依五道营胡同。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洪武年间改称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年)改称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又称北监。国子监与孔庙毗连,是按照“左庙右学”的传统规制而建的。

国子监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三进院落,整个建筑是以“辟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辟雍”殿地处中轴线的中心地位,左右建筑对称排列。在“辟雍”的正南建有琉璃牌坊,上有乾隆御书“圜桥教泽”、“学海节观”两块横额,以及太学门、集贤门。在“辟雍”的正北有彝伦堂和敬一亭,其东西两侧各有房33间,古称“六堂”,即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一座长宽均为18米(5.3丈)的方殿,建在圜河中叠石的方基之上,为重檐黄琉璃瓦、鎏金宝顶的木结构建筑,四面设门,周廊环绕,廊外绕以圆形水池,池外有汉白玉石护栏。圜河上有四桥可达辟雍,构成所谓“辟雍泮水”之制。殿前檐有悬陡匾,书“辟雍”二字,内额为“雅涵於乐”四字,这里是皇帝作“御论”之地,自清康熙后,皇帝即位,都要到“辟雍”讲学,称为“临雍”。

十三经石刻为国子监的重要文物,曾置于“六堂”内,1956年移至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内,1981年加盖屋顶,妥为保护。十三经刻石碑及“御制告成”碑共计190座,系雍正四年(1726年),江苏金坛人贡生蒋衡手书经稿,共63万余字,字迹工整,颇为珍贵,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

彝伦堂,元称崇文阁,是藏书之所,明永乐年间重建,改名彝伦堂。正堂七间,在“辟雍”未建时,皇帝在彝伦堂正中间设座讲学。彝伦堂的东西两侧有四厅:典簿厅、绳愆厅、典籍厅、博士厅,为执教官稽察教习、掌管章奏、考其习业、“表章经学之宝”的地方。

敬一亭,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内有御制圣谕碑等7座,亭的东厢房为国子监最高负责人(祭酒)的办公之处,西厢为副职(司业)办公之所。

国子监这座古代最高学府历经元、明、清三代,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也为俄国、缅甸、朝鲜等邻国培养了不少人才,因此这里不仅是古中华人才荟萃的地方,也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之一。

1956年曾对国子监进行过一次全面修整,此后屡有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位于东城区西部前门大街东南侧,是近代北京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火车站。车站始建于1903年,1906年建成,由英国人修建,以20世纪初英国的维多利亚风格为主。该车站位于正阳门东南侧的繁华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从城南入京的门户。自1916年北京环城铁路开通后,正阳门东车站更是成了铁路线上的交通枢纽。1912年、1924年孙中山曾两次抵京,均于该车站下车。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回京,亦在此站下车。1959年新北京火车站建成后,此站停用。正阳门东车站位于内城南墙与护城河之间,地段狭窄,主立面车站坐东朝西,呈长方形,由中央候车大厅、南北辅助用房、钟楼(7层)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建筑为砖混结构,一顺一丁砌砖,门窗周围和墙角部位用白色石材装饰。中央候车大厅顶部为三角屋架,正面以三心拱造型为山墙,拱脚处嵌云龙雕饰,南侧有穹顶钟楼挺立,其造型和线脚处理富有装饰趣味,使其成为前门商业区一带重要的城市标志。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在1997年进行改建,建筑除北部基本保留外,其余进行了复建,200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8月,辟为中国铁路博物馆——正阳门分馆。

南新仓

南新仓位于东城区东北部,东四十条22号。东邻北豆芽胡同,西靠东门仓胡同,南临椅子胡同,北依东四十条。

南新仓为明、清两代贮粮仓库之一,俗称东门仓。该仓是在元代北太仓的旧基上,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建起来的,明正统三年(1438年)重修。

清代的官仓主要建筑有廒座、龙门、官厅、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大堂、更房、警钟楼、激桶库、太仓殿、水井、辕门、仓神庙和土地祠,后期还有巡警驻扎所。廒座,清沿明制,仓以廒为贮藏单位,每五间为一廒,每廒面阔约23.3米,进深为17.6米,高约7.5米,前后出檐,廒顶开气楼一座,后每廒开三座气楼,可使粮仓水气从此蒸发,又为防鸟雀,用竹篦编成隔孔,钉于气窗之上。廒底砌砖,上铺木板,板下留一尺左右的空隙为气孔,用以防潮。廒墙由大城砖砌成,墙体很厚,底部约1.5米,顶部约1米,收分很大,以使仓内维持恒温,使仓粮不易变质。

南新仓,清初仓为30廒,乾隆时已增至76廒。仓四周用大城砖砌成,顶部为合瓦皮条脊。仓房亦为砖砌,五花山墙,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前出轩,上开天窗。仓房内为七架梁,下有八根金柱,每廒面阔约24米,进深约17米。轩宽4.4米,进深2米,仓高约7米。民国时,南新仓已改为军火库。现遗存不足10廒,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东城区中部,天安门西侧。东邻天安门,西靠南长街,南临西长安街,北依故宫博物院。

社稷坛原为辽、金时代的兴国寺,元朝的万寿兴国寺旧址。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按“左祖右社”的规制于此设坛,一直为明、清两朝皇帝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太社、太稷的地方。民国3年(1914年),内务总长朱启钤将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将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皇帝来社稷坛祭祀时,从阙右门进社稷坛东北门至坛的门外,下辇坐轿入右门,顺戟门往东行至拜殿东阶下轿,在乐、舞声中到坛上行礼。坛上设有神牌,太社位于右,太稷位于左,均朝北。每年皇帝之所以要亲祀,是以表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王者以土为重,为天下求福报功”。

社稷坛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四出陛各四级,坛高1.28米,上层每边长15米,第二层每边长16.9米,下层边长17.8米,坛面铺五色土:中为黄色、东为青色、南为红色、西为白色、北为黑色,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内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坛四周设围墙,上覆琉璃瓦,瓦色与坛上土色相对。在坛中央曾有一方形石柱,名为江山石,意为江山永固,后移别处。坛的四面各有一座汉白玉的棂星门。在坛北有一既庄重又精巧的木构大殿,称拜殿。此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顶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面阔五间,朱红门窗,白色台基,是为皇帝在祭祀途中避风雨而设。1925年孙中山的灵柩曾停放于此,故于1928年改名为“中山堂”。在拜殿的北侧有一戟门,为明代所建,进深五间,原门内曾陈列有铁戟72只,后被八国联军掠走。此外,还有位于内坛墙西门外南侧的宰牲亭和位于社稷坛外西南的神橱、神库等附属建筑。自民国3年(1914年)辟为公园后,在园内又陆续增建了一些景点和纪念建筑:东有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西有绘影楼、迎晖亭、水榭、春明馆、四宜轩,北有格言亭等。在水榭至来今雨轩间还有曲折长廊307间。另外,园内还有许多外迁于此的历史遗物,如原为鸿胪寺内的习礼亭,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兰亭八柱及兰亭碑以及原置于东单西总布胡同西口的石牌坊。此碑建于1902年,后改名“公理战胜坊”,1952年改称“保卫和平”石牌坊。坛的四周有许多明代建坛时所植的古柏,相传在来今雨轩旁的七棵古柏为辽代兴国寺之千年古树。

社稷坛自1949年后,曾多次进行过修葺,后又增添了许多大型游艺、文化设施,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

太庙位于东城区中部,天安门东侧。东邻南池子大街,西靠天安门,南临东长安街,北依故宫博物院。

太庙为明、清两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世宗朱厚熜将太庙一分为九,改合祀制度为分祭,设九庙分别供奉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中有八庙被雷火毁。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太庙的后殿是弘治四年(1491年)建成的,以后不断有扩建。清帝逊位后,祭典始废,但太庙仍由清室保管。民国13年(1924年)太庙由清室移交北洋政府,改称和平公园。民国17年(1928年)改归民国政府内务部。民国20年(1931年)由故宫博物院接管。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墙内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庙内主体建筑为前殿、中殿、后殿,在第一道红墙的西墙上有西向大门两座,南边的一座称太庙街门,北边的一座叫太庙右门,距今故宫阙左门不远的东面为太庙西北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在第一重院内的东南角有牺牲所,此所的西侧建有六角井亭。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有东、西两庑各26间,东庑之中者为太庙门,坐东朝西。在第二重院墙内正门为三开间的琉璃砖门,左右各一门。过琉璃砖门有玉带河,河上有七座单孔汉白玉石桥,桥北有两座六角井亭。内院正门五间,原列有镀金、镀银铁戟120支,故又称戟门。戟门正中三间为三座大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中有汉白玉石雕御路,分别雕有“二龙戏珠”、“狮滚绣球”、“海水江涯”。戟门正北,即为前殿,又称大殿,西阔11间,进深4间,面积约2240平方米,明间之上的两层檐间木匾书满、汉文竖写“太庙”,梁柱外包沉香木,其它构件均为金丝楠木,整个大殿建在汉白玉须弥座上。前殿是供奉皇族祖先牌位的地方,每当岁末、登基、大婚、凯旋、献俘等大典,皇帝、王公都要到此祭祀。前殿有东、西配庑各十五间,东配庑旁有大燎炉一座,西配庑有小燎炉一座,均为焚祝、帛之用。东、西配庑均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殿式作法。中殿在前殿的北面,又称寝宫。后殿位于二重院落的最北侧。中殿、后殿皆为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九间,左右都有配殿各五间,为收藏祭器之场所。在中殿、后殿间有一红墙,墙上有琉璃砖门五座,均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后檐的两侧,各有随墙角门一座。其北为一狭长院落,构成太庙的第三重院墙。

太庙每个朝代都进行过修缮,明万历三年(1575年)进行过全面的大修,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四年(1739年)、二十五年(1760年)、五十三年(1788年)都曾进行修葺、改建、添建。1924年曾作为和平公园开放,后关闭。直到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之后,又经过多次整修,并新建了许多大型活动场所,如电影院、体育场、图书馆等。其南面大门上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横额为毛泽东手书。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位于东城区中部,东长安街的西端。东邻劳动人民文化宫,西靠中山公园,南临天安门广场,北依故宫。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被焚,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

天安门为明、清两代举行“颁诏”的地方,也是封建帝王出入的地方。每逢祭天、祭地、皇帝出征、大婚等隆重典礼,都从天安门出入。清宣统三年(1911年)隆裕太后颁布溥仪退位诏书仪式也是在此举行的。天安门也是外国入侵和中国人民奋起抗击的见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用炮火对天安门进行了野蛮的轰击,使它受到惨重的破坏。1937年日本侵略者曾在天安门上挂起“建设东亚新秩序”的招牌。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千万优秀的中华儿女曾在天安门集会,游行示威,抛洒热血,

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6年的“三·一八”示威游行,1935年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47年的“反饥饿、反内战”大示威等都是在天安门前举行的。天安门也是新中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的新中国成立大典也是在天安门上举行的。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天安门由城基、城台、城楼三部分组成。城基是1.59米高的汉白玉须弥座,城台为10余米高的红色墩台,城楼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的大殿。天安门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分上下两层,通高33.7米。汉白玉石栏围绕城楼,正脊和重脊有10个吻兽,城楼前有两对石狮及两座华表,城楼下有五座汉白玉石桥横跨在金水河上,称金水桥。金水桥的蓝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桥,据《故宫遗录》载: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白石龙,擎戴(载)水中,甚壮。”金水桥左右各两座为宾桥,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中间的一座桥称“御路桥”,桥长40.1米,宽8.5米,条石铺路,成拱型,此桥只能为皇帝通行。

天安门城楼于1952年进行修缮,1969底到1970年初又进行了落架重修,1980年和1984年又分别进行了两次整修。每年的“五一”和“十一”两个重要节日之前,都要粉刷、装修。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天安门城楼正式对外开放,使人们都能领略到天安门雄伟庄严的风采。

天坛

天坛位于东城区西南部,天桥南大街和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永定门东街以北,天坛路以南,天坛东路西侧,属市级重点园林管理坛庙之一。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体建筑为大祀殿(祈年殿),合祀天地,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另建方泽称地坛,大祀殿南建圜丘称天坛。大祀殿专

祀祈谷,所以天坛又成为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嘉靖十三年(1534年),帝诏改圜丘为天坛,清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

天坛占地面积原为4095亩,现存2775亩,为我国现存古代建筑规模最大、建筑形式最精美的一处庙坛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园南方(“天圆地方”说)。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内坛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神库等;祈谷坛内主要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皇乾殿、神厨、宰牲亭等。

圜丘坛占地面积27225平方米,分三部分:昭亨门内圜丘台、圜丘台北的皇穹宇、圜丘台东的神库。圜丘台为圆形,分三层,每层四面出阶各九级。坛面铺艾叶青石,制作十分别致。除圜丘的中心石外,全部坛面石块都是扇面形状围砌起来,第一重是九块,二重是二九一十八块,三重是三九二十七块,四重是四九三十六块,依次排列,直至九重。下面的两层石块,也都同样要占九数。据说,这是九重天的意思,九重天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皇穹宇原名泰神殿,为圜丘台北面圆形围墙内的一组建筑。围墙向南是三座琉璃门,墙的内壁俗称回音壁(它的奥妙是由于声波在圆形及大的光滑凹面体型内,会产生沿边传递现象)。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建为现今样式。殿总高19.5米,径15.6米,殿顶结构均为斗拱支架,建筑极其精巧。

祈谷坛占地31065平方米,南接丹陛桥,进三洞玻璃门为五开间的单檐庑殿顶的祈年门。门内,中为祈年殿,后为皇乾殿,两厢为配殿,围墙辟有东、西天门。东天门与七十二长廊、神厨、宰牲亭相连。全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是建筑史上的杰作。

祈年殿原为明代“大祀殿”,嘉靖年间改建后名“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改名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才按原貌重建,仍称祈年殿。

斋宫位于圜丘坛西北,西二门内大道南侧,坐西面东,朝向祭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重加修整。占地面积3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7平方米,为皇帝祭天前夕斋戒的地方。嘉庆十二年(1807年)斋宫内的寝宫被木炭引大火烧毁,12年后(1820年)才修复。

天坛原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625间,现存611间,建筑面积22635平方米。一般建筑近600间,建筑面积14260平方米。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天地坛至嘉靖十三年(1534年)定名天坛,到清乾隆、光绪两代,天坛不断改建和扩建。除乾隆五十年(1785年)曾把祈年殿前的东西配殿全部拆除,重建成左右各九间的高大配殿外,此后无大的变化。

从1953年到1990年国家对园内坛建筑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检修和翻建。先后翻修了祈年殿(1970—1972年)、皇穹宇(1982年)及祈年殿的东西庑、皇穹宇的东西庑以及斋宫(1978年)等处,总计前后投资约1800万元。并依据《大清会典》《钦定太常寺则侧》等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投资144万元,陆续修葺了堤墙、道路、燔柴炉、朝灯等文物古迹6项,复制了残缺的各种礼器、祭品431件,启用库藏文物185件。  

天坛公园曾于1913年对外国人开。1915年正式辟为游览场所,袁世凯虽曾勉强开放外坛,但因称帝祭天,外坛又随之停止开放。直到1918年才正式改名天坛公园,对外开放售票。1935年北平政府曾把外坛辟为“森林公园”。1953年对外开放后,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方便游人,于1975年修建了北大门,1977年又开辟了东大门和双环亭游览区。1985年新植柏树1万余株(原有古柏、古松3566株,其中百年以上的约370株)及两处以花为主的园中园(月季园和百花园),使这座古老的坛庙群成为首都北京的公园之一。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位于东城区北部,府学胡同63号。东邻文丞相胡同,西靠交道口南大街,南临府学胡同,北依东旺胡同。

文天祥祠(文丞相祠),是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在文天祥就义和被囚地附近建立的。永乐六年(1408年)由朝廷重建,正式列入祀典。宣德四年(1429年)顺天府尹李庸组织人重新修葺。正统十三年(1448年)顺天府尹王贤将祠中文天祥像改着丞相服。

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水人。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于海丰抗元,兵败被俘,被押途中写下名篇《过零丁洋》诗。他在元大都近四年的囚禁生活中,写下了大量的诗文,其中《正气歌》成为后人传诵的名篇。至元十九年(1282年)文天祥拒绝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高位的诱降,从容就义于柴市。

文天祥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门、正殿、后殿。大门为大式悬山筒瓦调大脊,旋子彩画,门宽3.2米,进深1.5米。正殿三间,带廊,为大式硬山筒瓦调大脊,五架梁,面阔10.8米。后殿大小同正殿,顶为大式悬山筒瓦箍头脊。正殿现为文天祥生平展览,正中朝南塑一尊文丞相半身像。现后殿有一屏风,正面是毛泽东手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面为《正气歌》全文。此殿东壁嵌有唐代大书法家李邕书《云麾将军李秀碑》断碑二础石,西壁嵌有《教忠坊》石刻匾、明《过文先生祠》刻石,北壁前有明代王逊刻的《宋文丞相传》石碑和清代朱为弼撰《重修碑记》碑各一座。后殿前还有一棵枣树,枝干南倾,据传为文天祥亲手栽植。

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文天祥祠,重修后保留了原大门、前殿、后殿。文天祥祠是至今仍保存有明代风格的一处古建筑,1979年,被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平会馆

阳平会馆位于东城区西部,前门外小江胡同。会馆始建于明代,后几经修葺。戏楼后建和改建于清乾隆年间,雄伟壮观,系一座12檩卷棚前后双步廊悬山顶。戏楼内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看台分两层,二楼正对戏台,是卷棚顶前轩式的官厢,两侧亦为看台,可放桌凳。看台护栏有雕花栏板和望柱,四角都设有楼梯,供人上下。楼下场地中间为方池,放置方桌、长凳,是一般看客的坐席。戏台平面近方形,突出于场内,呈前轩式,前有台柱一对,上有廊庑,戏台分上下3层,上有通口,下有坑道,可设置机关布景。在戏楼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壁画,设有神龛,供祭祀神祖之用。面对戏台的后壁嵌有石刻四块,记载会馆建置沿革的历史和重修情况。由于风化和人为的严重破坏,大多数字迹不清,只能辨认“阳平……”和部分字迹。

原戏楼内高悬巨匾数块,现仅存墨地金字木匾两方,其中一方为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题写的“醒世铎”。

阳平会馆戏楼是北京现存规模较大、建筑考究、保存又比较完整的清代风格民间戏楼佳作,对研究会馆的建筑布局和戏剧发展史有一定的科学价值。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城楼位于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最南端,是北京外城七座城楼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北京城传统中轴线(永定门至钟鼓楼)的起点。

永定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但当时只修建了城楼。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补建了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次增建了箭楼,并重修了瓮城,至此永定门才算完整建成。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为修建铁路拆除了永定门瓮城东西部分城墙。1951年为改善永定门一带的交通状况,永定门的瓮城被彻底拆除。1957年永定门的箭楼和城楼被拆除,护城河的河道也由原来的“几”字形变为现在的“一”字形。2005年在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永定门城楼得以复建。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保持了历史原貌,总高26米,城台东西长31.4米,南北宽16.96米,重檐歇山阁楼式建筑。楼阁二层七开间,灰筒瓦三重檐。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永定门城楼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新发现项目。

于谦祠

于谦祠位于东城区中部,西裱褙胡同23号,原名“于忠肃公祠”,是明代名臣于谦在北京的住所。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兵部尚书。“土木之变”后,他拥立朱祁钰为帝,率军民保卫北京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宗复辟后,惨遭杀害。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敕建其故居为“忠节祠”。 清初该祠被废弃,光绪年间得以重建,仍名忠节祠。1900年义和团曾在此设立神坛。

该祠坐北朝南,本为于谦故宅,清初被毁,原貌不清。光绪年间重建。该祠为四合院式布局,入口为一广亮大门,东跨院内原有奎星阁,为两层小楼。1976年,奎星阁因地震被毁。前院有倒座房五间,进深五檩。厅房五间,进深五檩,硬山清水脊。正院正房五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正房前有东西厢房各两间,硬山合瓦顶。在正院的西侧,另有两路跨院,每跨院各有正房三间,倒座房三间。此外,在西院西端有西厢房三间,东院东北端有东厢房两间。该祠曾为民居,近年对其进行了加固维修,腾退居民后已对外开放。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袁崇焕墓、祠、庙

袁崇焕墓、祠、庙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花市斜街52号,原广东义园旧址。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 号自如,广东东莞县人,是明末抗击后金,保卫山海关和北京的名将。明万历年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当时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势力日见强大,并步步向关内逼进。袁崇焕奉命镇守山海关,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崇祯二年(1629 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攻下遵化,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星夜从山海关回师驰援,力解京师之危,功绩卓著。但昏庸的崇祯帝却听信阉党余孽的谗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反而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并于次年处死于柴市口。袁死后,弃尸于市,无人敢去收尸。其部下佘姓义士深夜窃走尸体,葬于广渠门内广东义园。清乾隆修撰《太宗实录》时,详述了皇太极计杀袁崇焕的内幕,千古奇冤才得以昭雪。后人为纪念袁崇焕,先后修建了祠和庙。

祠堂和墓建于清代初期,俗称佘家馆,面南向,大门上原有后人题写的“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匾额。祠堂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叶恭绰敬题“明代粤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过去,每逢年节和祭日,佘家后人挂上袁崇焕的画像,香烛供奉,如是数百年。祠堂后即为袁崇焕墓。坟丘,高约2米,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 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拱桌。墓地周围以砖砌花墙,植有四季常青的松柏。

1952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曾对袁崇焕祠、墓进行过重修。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对袁崇焕祠和墓进行修缮并对外开放。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门城楼及箭楼

正阳门城楼及箭楼位于东城区西南部,前门大街北端,系北京城中轴线天安门南端的重要建筑之一。于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四层,东、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面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

整个箭楼建设控制范围在规划红线以内,保护范围3175平方米,古建占地1400平方米。明、清时期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个巨大的瓮城,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楼坐落在顶端,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米,内有空场,四向均有门。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两度失火被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箭楼被焚毁。1901年开始修缮箭楼,1906年竣工。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交通,政府委托德国人罗思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添建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的弧形遮檐,月墙断面增添西洋图案花饰,1916年竣工。改建后,正阳门瓮城月墙及东西闸楼被拆除。

正阳门箭楼从它建成那天起,一直是老北京的象征1915年改建后,更成了北京人游览的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30年代增设电影院,1949年艺人魏喜奎等组织大众游艺社在箭楼演出。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正阳门箭楼曾多次修葺,1976年唐山地震,箭楼严重受损,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对箭楼进行全面大修。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集资160万元,将正阳门箭楼修饰一新,1990年1月2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