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大展丨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

  • 2023-04-25 14:51:00
  • TimeOut北京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华出版促进会主办,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承办的“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于2023年4月20日至8月13日在颐和园博物馆展出。

汉字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和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物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国家形象的“金名片”,它承载着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汉字文化大观展将文物和汉字这两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融合在颐和园博物馆近 500 平米的展厅中,通过近 100 件精美文物,不仅详细讲述了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更是通过精品文物的佐证,将字体流变、书风演变、书写工具革新、汉字传播发展等重要文化知识进行了阐述和展现。

让我们跟随展览,一起来感知汉字的蓬勃生命和卓越魅力,体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璀璨光芒。

汉字文化大观展共分为渊源流变、书臻妙境和载书传道三大部分, 汇集国内11家文博单位92件/组文物展品,系统讲述了汉字的来世今生,同时也重点突出了汉字在中华文明传承 发展中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从上古文明的遗脉,到殷商姬周的更替;从战国秦汉的激荡,到魏晋隋唐的璀璨……在古香古色的西配殿展厅中,一件件来自全国多家博物馆的精品文物,默默地讲述着汉字从刻划符号到甲骨文直至五体成熟的千年故事。

作为汉字艺术表现形式的书法,其发展历程也在此次展览中进行了突出呈现。在综合展厅中,汇集了大量唐、宋、元、明、清的精品碑拓和墨本,将自魏晋以降“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的书风流变娓娓道来,将中国人依托有形之迹寄托超然物外之境的精神旨趣表现地淋漓尽致。

东配殿展厅中,集中呈现了笔、墨、纸、砚等于汉字书写相关的书写工具的进化历史。这些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书写工具,不仅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和演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华文明的传播,以及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上古文明的遗脉,在古朴陶片上闪耀;殷商姬周的更替,于甲骨金文中再现;战国秦汉的激荡,于石刻竹书中演绎;魏晋隋唐的璀璨,于纸墨与笔尖流转。雁过无声,唯有文字存续至今,散发岁月沉香。汉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创造与传承的主旨要义,彰显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永世辉煌。

魏晋“人的觉醒”带动了“文的自觉”。历经千余年的历史演变,文字终于在汉魏之际摆脱了书写的实用性,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不同时期的艺术理想形成了不同书家的风格流变,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然“书心画也”,书法依托有形之迹寄托超然物外之境的精神旨趣一直没有变。

自汉字诞生以来,与之相伴随的书写工具在历史长河中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流变,同时也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和演变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和北宋时期的活字印刷术先后被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发明,推动了书籍和知识传播,也对人类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展览名称 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

展览地点 北京市颐和园博物馆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