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我国民间珍贵的稀有画种,堪称"中华一绝"。烙画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在全国搞烙画艺术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了。而在河北省邯郸市邱县这个小小的县城却流传着一位远近闻名的烙画艺术家的故事,他的主人公就是王成林。
烙画又名烫画,就是利用烙铁的热度,巧妙的表现手法和熟练的绘画技巧将木版烙煳而呈现出的一种深浅不同的褐色图案,具有质朴.美观的艺术特色,很受广大群众喜欢。它取材广泛,绿色环保,画面丰富,永不褪色,其表现力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古朴典雅,清新秀丽,独具特色,极具装饰和收藏价值。越是民间的就越是世界的,近年来烙画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多次在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上及各类艺术大展中展露风采并吸引了国内外广大客商。
传统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木板、树皮、竹、葫芦)上进行烙绘,大多为图案和单线平涂为表现手法,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地肌理变化,具有一定地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烙画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现在大胆采用宣纸、卡纸、丝绢等材质,用温度摄氏三百至八百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炭化原理,巧妙自然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同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把烙铁做毛笔用中国画的用笔技法,中锋、侧锋、逆锋、拖笔、戳笔等表现所画对象的形态,把国画中的皴、擦、点、染等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如:山石、树木、花草、云雾、冰雪、流水等,达到了理想的表现效果。从而丰富了烙画这一门艺术形式。
烙画艺术是一种民间雅俗共赏艺术,它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它曾是宫廷的御用品。时至今日,烙画已成为一种风格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和国际友人的馈赠礼品,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