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李军

  • 2023-05-26 21:14:00
  • 河北文化旅游

李军,河北省省级非遗“万宝堂中医药文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走在熙熙攘攘的西大街上,很难不被自行车丛中那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所吸引,从1876年开始,"万宝堂"便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而在如此巨大的变化背后,是万宝堂品牌144年来始终不变的严格标准和经营理念:万宝堂第五代掌门人李军说,百余年来,万宝堂人始终遵循"百年万宝堂,济世保健康"的经营理念,让这个"老品牌"不断散发出"新活力"。

1876年,在保定走街串巷的扬州"郎中"陈拙安经过多年奋斗,积累了一定资本,买下了西大街85号的"大升堂药店",并将其更名为"万宝堂"。自此,这家曾濒临倒闭的药铺开启了它百余年历史的第一篇章。

由于陈拙安讲究信用,经营有方,他所经营的万宝堂的买卖也变得越来越兴隆,很快成为保定中药业的首户。并在天津估衣街开设了"万全堂"药店,此后又先后开设了4家分号。

9年后的光绪十一年(1885年),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服下万宝堂的药剂后迅速病愈。其便为药房亲笔写下"万宝堂""橘井""杏林"三块牌匾,从此,药房更加名声大噪。

此后的数十年里,历经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抗战时期的日军践踏,万宝堂虽备受摧残,却一直凭借良好的声誉,在保定屹立不倒。

时至今日,万宝堂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第五代掌门人李军的手中。2017年,万宝堂在一年内相继获得了"保定老字号""河北老字号"称号,成为了第一批由政府授牌的品牌"老字号"之一。而在万宝堂144年发展的背后,是这家药房流传百年的"匠心"传承。

对于51岁的老药工卢文胜来说,从业近三十年,古法制作药丸的"老手艺"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手艺。每次在店里制作药丸时,都会引来很多人的围观。这一幕,与100多年前何其相似。

除了制作药丸的"老手艺",还有很多原则是李军和他所带领的万宝堂人们始终不渝的"古训":"最重要的是,在药材采购上,非优质不进店,贵重药材专人掌管。"

此外,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的浸、蒸、炙、炒、研、切等工序,也都完全按照炮制的标准方法上传下流,从不逾矩。

百余年来,万宝堂始终坚持着"炮制虽繁,不省人工,品味虽贵,不减物力"的传统。"在万宝堂,规矩就是遵循'古方古法'。"

李军组建了万宝堂传统中医药工艺与医药文化传承团队,致力于挖掘、传承、推广中医药加工工艺和文化。不少流落到民间的万宝堂古药目、古方等也借此得以重新面世。

现在的万宝堂中医药工艺,已经成为了河北省和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药丸加工手艺也在近年里多次亮相了河北省"非遗"展演活动,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 编辑:李薇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