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时间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往今来沉淀无数风云历史,街巷纵横交错中,高楼古建林立间,一栋老建筑 | 一座西洋楼 | 街边不知名楼宇,我们走街串巷,发现北京古老建筑。
【壹】同和堂
曾经的珠市口东大街老字号林立,如今的西兴隆街已然成为北京热门街道,这条街南面有座民国时期的老建筑低调存在着,人们匆匆路过,却很少有人驻足关心。
这座灰砖红栏的民国风格小楼,是“同和堂”药铺的遗留,建筑上的六块牌匾尚能分辨字迹,这样的老中药铺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了。
=地图选点=西城区-珠市口东大街183
【贰】法国圣心女校遗址
在繁华现代的王府井大街一街之隔,在协和医院对面,穿过一条隐秘的胡同小道往里走,有一栋古老的三层红色砖楼。这里原是法国圣心女校的宿舍,原院落面积挺大,从东单三条一直延长到帅府胡同南墙。
法国圣心女校是当时中国很好的学校,陆小曼、文洁等才女都毕业于此。目前楼外观看起来还算完整的三栋楼门窗已经被封住,外部墙体已经斑驳老旧,窗台门栏损坏严重。
这座红砖建筑充满古老的历史气息,但追溯起来修建时间并不算久,后因产权政治问题,年久失修至此。
外部墙面有陶瓷、木质雕刻等装饰,建筑支撑柱上雕刻着不同图案的花砖,还有铁窗小阳台,充满自由的法式风情。
这栋楼算王府井黄金地段保留下来唯一的百年老楼,现在也已经在雨雪和风吹日晒中逐渐破败,看着它在阳光下的残留,回忆以往的荣光,不禁有些唏嘘感叹。
=地图选点=东城区-东单三条35号
【叁】天主教圣母法文学校旧址
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旧址,北京代表性的中西合璧二层楼建筑,于清末1908年由南堂天主教圣母会创办建立,曾经作为法文专科学院、南堂小学、南堂中学使用,现属于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文中学采用三面围合式砖木结构,属于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没有固定范式,中西风格结合,建筑比例均衡,展现出纯形式美。
=地图选点=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37号
【肆】南堂
宣武门教堂修建于1605年,北京城内最早建成的教堂,教堂(又称南堂)后经历多次重修甚至损毁又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光绪三十年重建的南堂,它就紧挨着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旧址。
教堂堂顶为拱形,正面颇有气势,没被遮挡的砖雕十分精致,柱顶有木刻浮雕镏金花纹。
资料记载教堂内部用彩色玻璃镶嵌门窗,堂内有相关主题的油画,十分富丽堂皇,即使围栏遮挡,只剩教堂尖顶和树枝交错出画面,这座教堂建筑也是街道上无法忽视的风景。
=地图选点=西城区-前门西大街
【伍】东岳庙
东岳庙是华北最大的正一派道教庙宇,明清元时期作为国家祀典之所,近代曾是义和团活动地,五四期间被山西学生借住。
东岳庙位于北京朝外大街上,一边紧挨潮流的美克洞穴馆,另一边距离工人体育场club群一公里不到,很多人都没想到这里居然有一处快700年的古建。
东岳庙正门马路对面竖立着的琉璃牌楼,它和庙宇本是一体,后因城市规划中间分隔出一条公路,这是北京现仅存琉璃牌楼的十座之一。
=地图选点=朝阳区-东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