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旧时称“太平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狮舞分南北,每逢节庆活动必有狮舞助兴,寄托着民众纳福消灾的美好愿望,历代相传。
河北为北狮的发祥地
徐水县北里村狮子会创办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的形式存在,在北狮中具有代表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狮娇憨可爱
舞者扮为太狮、少狮、引狮郎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以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为特色,徐水舞狮外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
在锣鼓音乐的节奏中模仿狮子的站、走、跳、抖毛等动作,按动作分文狮和武狮,文狮重在表现狮子的神态习性,挠痒、打滚、抖毛、啃爪、嬉戏等,动作细腻逼真,神态风趣可爱,武狮重在刻画狮子的威猛,“高桌技巧”“踩球过桥”等高难度技巧。
作为一项传统舞蹈非遗表演艺术,徐水舞狮一直保持着生机与活力,成为省市重大节庆及演出活动的保留节目,“非遗进校园”的开展,推动了徐水舞狮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持续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