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既代表着北京速度,也彰显着北京的文化气韵,很多地铁站以独有的方式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魅力,也让每天在地下通行的人们发现步履匆匆中擦肩而过的独特浪漫。
19号线
地铁19号线是一条连接古今,贯穿历史与现代的历史文脉线,穿越了元大都遗址、金中都城址范围,线路整体装修设计以“荟萃京华”为主题,可以说是“一站一景”。
景风门站
景风门站是北京地铁为数不多站台层在站厅层之上的车站,位于丰台区东北部,因地处金中都景风门故址而得名。“景风”指四时祥和之风。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云:“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
景风门站的站内设计传承旧时金中都景风门、明清两朝右安门古都风貌和传统文化。传统的风筝造型以及梦幻的纸飞机,将古代壁画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
太平桥站
简约、恢宏、大气,儒雅又带点书香风格,这里就是太平桥站。站台的设计理念上,提取了中国山水、首都标志性建筑的元素,还有满墙古代丝绸之路的金融知识点地图,让人仿佛回到了高中背书的时光。
太平桥站周边既有北京多所名校,又有金融街,这也是该站将古代丝绸之路的金融历史映刻于站内的艺术设计之中的缘由。含蓄威严的建筑立面,与古都风韵的山水壁画遥相呼应。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真实的算盘,感兴趣的乘客可以一展身手。
平安里站
平安里站设计更具特色,站外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巧妙地将自然光线透过仿古的门窗引入到站内三层挑高的地铁换乘大厅,提高空间舒适度。
换乘厅内的光线随着日出日落而不断变化,让人能感受到十二时辰的不同。
平安里站还“复刻”了古时上元灯会的热闹景象。步入车站,头顶的天花板使用仿明代元宵花灯进行点缀,身旁的站厅立柱采用可旋转的“走马灯”灯柱,并运用民间皮影戏的表现形式,让“走马灯”动静相宜,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墙上的壁画也让喜庆的节日景象更加活灵活现,吸引不少乘客驻足拍照。
8号线
地铁8号线纵贯北京南北,串联奥林匹克公园、鼓楼、王府井、前门、天桥等北京诸多文化地标,因此也被称为“地下的中轴线”。这条线路采用“门观中轴”的设计理念,朱红色大门上镶嵌着古香古色的金黄门钉,京味十足。
金鱼胡同站
8号线金鱼胡同站B出口所在的位置是王府井大街,这条既汇集老北京特色,又富有国际化、时尚度的商业街,每年都会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从金鱼胡同站B口乘坐电梯下行至通道口,两侧是老北京建筑风格的“朱门金钉”,仿佛诉说着紫禁城悠久的历史。
地铁换乘大厅里,贯穿两个出口的巨幅“金鱼艺术墙”独具特色。该艺术墙以“吉祥如意,连年有鱼”为设计主题,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金鱼绕着漩涡打转,包含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
王府井站
走进王府井站厅,直通天花板的一根根红色柱子在眼前延伸,换乘通道连接处,还设有装饰了门钉的红色“宫门”,让人仿佛置身故宫。
距离换乘通道不远处的一面墙壁上,以明清王府建筑为题材的壁画让人眼前一亮,有穿越古今之感。
除了高颜值站厅,搭乘不同扶梯进入站台时,眼前还会呈现风格不同的壁画。其中,拥有众多百年老字号商标的壁画上,描绘着古时穿着的百姓、孩童及舞狮;展现王府井现代商业街的壁画上,则是打扮时尚、逛街购物的年轻人。
天桥站
天桥作为北京民俗文化的发源地,站内的环境设计和布置也以天桥地区的文化为主。除拱形吊顶外,站厅层的两幅巨型壁画,尽显了天桥地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西侧壁画的主题为“天子赴祭”,再现了当年皇帝率众赶赴天坛祭拜的宏大场景。画中一座砖石桥梁,是天子出前门后过龙须沟的必经之桥,也就是“天桥”。
东侧的主题是“天桥遗韵”,展现了天桥的小吃、杂货买卖、杂耍与民间艺术,还原一个立体的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