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集聚地三里屯,首都最高楼中国尊,雄伟景山寿皇殿,恢弘太庙......音乐会走出音乐厅,古典音乐遇上现代都市,邂逅传统古建、城市地标。自2011年音乐节邀请朱宗庆打击乐团在三里屯举办专场音乐会,就拉开了北京国际音乐节“都市系列”大幕。醉人心脾的优美古典乐翩翩起舞,回荡在音乐厅里,也回荡在繁华城市的各个角落。
作为国内首个推出“走出音乐厅,走进城市”概念的艺术机构,北京国际音乐节多年来不断策划,持续推出“城市系列”历史文化名片。通过“城市系列”深度融合古都北京的都市生活与城市文化,打造仅在北京才能体验的独特音乐新观演方式。
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开启特别合作,高质量的中外室内音乐经典与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呼应,隆重推出“樂动名园”系列。
作为知名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中南段与音乐文化关联紧密的文化地标,天坛神乐署成功入选本次“樂动名园”系列的首演选址,延续“都市系列”走进城市地标、深入城市生活的理念,创造音乐文化与北京城市生活的新连结。
本次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以三场午间音乐会的形式与天坛神乐署合力展现北京的深厚文化积淀与开放创新。
龚琳娜携手林晨带来的“古琴新风”音乐会将拉开“樂动名园”系列的序幕。中国古琴与声乐的结合是传统的文人艺术,而琴歌是文人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地位最高的乐器,一直以来深受文人雅士的追捧。恰逢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周年之际,热情似火的歌唱家龚琳娜与静默少言的古琴演奏家林晨,将在天坛神乐署首演叙事琴歌《胡笳十八拍》,以其迷人的形式为古琴艺术带来新的血液。用浑厚气韵讲述东汉女诗人蔡文姬所作的宏大篇章,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概念”不谋而合。
来自北京与中国香港的三支音乐家夫妇组成的二重奏,是“樂动名园”系列的第二场演出团队,他们将在天坛神乐署共同献上室内乐音乐会。从双小提琴的二重奏,到长笛与单簧管的二重奏,这两种在室内乐舞台上并不多见的重奏形式将在本场演出呈现。两支小提琴虽音域相同,却有一唱一和之美,两位演奏家时而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时而以至美和声呈现柔情蜜意,精彩纷呈的乐曲层出不穷。长笛与双簧管的二重奏相比则更加冷门,作为同是交响乐团里音色明亮的色彩乐器,前者嘹亮高亢、后者醇厚婉转,但两者共同的温柔属性使得这两件乐器的组合几乎是最美妙的二重奏形式之一,在此我们将共同感受这与众不同的美妙音色。
“樂动名园”系列第三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将携手钢琴家陈钰,在天坛神乐署唱响中外艺术歌曲。当最为凝练的文学形式——诗歌,遇上了形式简单却表现力无穷无尽的钢琴独奏,这对组合就成为了作曲家们表现诗情的利器。音乐会上两位音乐家将携手带来不同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歌曲的千姿百态。
预约流程:
由于神乐署音乐会观众名额有限,本届3场音乐会将采取抽奖机制!
每位官方小程序的会员用户都可参与每场观演名额的抽奖,每人每次抽奖消耗500积分。
9月28日BMF官方小程序将统一向中奖观众发放音乐会邀请函,每张邀请函带有唯一编号,进入官方小程序点击“我的订单”即可查看。
验票流程: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和邀请函进入天坛公园——步行至神乐署影壁处,向神乐署工作人员出示邀请函中二维码,换取纸质门票——凭纸质票入场观看演出。
正午二点开始,连续三天三场,堪比“音乐界下午茶”的午间音乐会由北京音乐广播FM974进行全程直播,北京广播电台主持人谷悦全程主持。艳阳高照,万里无云,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摩登都市里的人们是否需要点滴清音,一解大千世界的忧愁烦恼?十月国庆,让我们一起于天坛神乐署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金秋的微风和煦,古香古色神乐署与多姿多彩的音乐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展现音乐文化与古都气韵结合的曼妙体验,为市民与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旅游盛宴,向世界展示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勃勃生机。生活在左,艺术在右,其实音乐不远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