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了金秋十月,天气已经变得清凉起来。今天准备去临城转一转,一大早就向着临城天台山出发了。
河北省临城县天台山景区是国家4A景区,距离临城县崆山白云洞景区八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99米。
在驱车一小时后,从西向北转过弯,天台山便横在眼前了,很像一个巨型的躺着的睡佛,头朝东,脚向西躺在那里,像是睡着,也像是在等待。
景区宣传语是风的艺术季,今夏河北醉文艺的山谷艺术。
打卡地图上,每个景点取的名字也很文艺,例如风的低语,时间的纹理等等。
进入景区后,迎面就是白色轻盈的薄纱做的帷幔,在风的吹拂中轻柔飘荡,很合我跟闺女的心意。
我们一致选择了中间的石阶上山路,这座山的树不同于本地其他山上的树,一进来映入眼帘的就是参天大树,直耸天霄。树冠随着风向交错摇动,有一股清凉之感。
石阶旁有木质的小屋,木地板,懒人沙发和文艺感十足的桌椅,我想,就是坐在这呼吸着山里清凉的空气,吹着山风,听着树叶沙沙作响,喝一整天的茶,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顺着石阶爬了一段悠闲的路,两旁有各种自然生长状态的树,有的笔直,有的旁逸斜出,有一队队的蚂蚁自在爬行,也有肚子圆润的大蜘蛛躺在结实的大网上晒太阳。
因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爬山的路上一直是清新凉爽,中间有可以暂歇的亭子,可以四处展望,很是爽心悦目。行到中间的一个平地,有小型的游客服务中心,可以买食品,也可以坐游览车往返。
我们在这里小歇了片刻,这里的桌椅有漂亮的遮阳伞,坐在桌边,吃了点东西,女儿还喂了喂小野猫。
这边可以看到完整的睡佛,原来爬了这么久,才到真正的山脚,再往上就是陡峭的山体了。
平台北边是一个庙宇,庙檐四角挂着不是很大的钟,被风吹着摇摆,发出有质感又缥缈的钟声,这声音让我有种和自己很久之前的一个梦重逢的感觉。
是的,梦里就是那么一个萧条的庙宇,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传出的钟声,我曾把那个梦境写成了一首诗《破旧庙宇的白月光》。
在这一刻我被触动了,我们总会在各种际遇里,遇见从前的自己,遇见被时光萦绕很久的某种感受或者心情。
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在夜里独自坐在这寂静的山里,听着这庙宇的钟声,该会有多惬意。
往上爬,阶梯变陡峭了,脚步渐渐不支,需要不时休息会儿才有勇气继续。
有时候手脚并用向上爬,被一个游客夸奖后更是神气地双手插兜,力气满满爬得更加迅速了。
这次爬了半小时便到了静心凹,这是山体的中间位置,往东是窄窄长长的木栈道,大部分游客通过这个木栈道之后,从东边就下山了。
这时候女儿指着上天梯的标识牌坚持要往上爬,也许是心里带着征服这座山的目的,我跟老田也同意了。
最难的爬山路开始了,上天梯是在两个山体的山缝里蜿蜒向上的山石路,最窄的地方只能一个人通过,虽然有围栏,但是用自然的石头做成的路,石阶又高又陡又窄,更是不敢往下看,我在前边冲锋,这时候都是四肢触地了,孩子在中间,老田在最后护着孩子,经过大约二十分钟的路程,终于爬到了山顶。
我们到了山顶上,感到天空很近,天很蓝,而且更让我激动的是,面前的白云是个大鹏展翅的模样,占了大半个天空,让我想起了李白的“大鹏展翅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们征服了这座山,山下的一切都小了,生活里的琐事也远了,在这里,我不是生活里的哪个角色,只有放松的愉悦的自己。
我们从山顶的西边,也就是睡佛的脚的位置开始往东走,在山顶上,遇到好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的蝴蝶都是橙色的。
这里有很多山枣树,红红的小果在枝头摇摆,惹人喜爱。
走了二十分钟,到了旋转楼梯,这里大概是睡佛胸脯往脖子走的位置,在高山上,只有铁质的旋转楼梯悬浮在空中,没有其他的支撑和遮掩,我们三个都是怕的,老田天生的恐高,我牵着女儿在前边先下,心里砰砰乱跳,经过漫长的几分钟,终于下到了大佛脖子的位置,到了这里,往前再惊险的爬几分钟就是大佛鼻子的位置,就可以上“天台”,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下天梯的路,可以直接下山去。
如果说上次上天梯是女儿怂恿的,那这次上天台就是我的冒险精神助力了一把,天台可是天台山的那个天台,就差这最后的路程了,我想站到最终的天台看一看。
上天梯是两山夹缝中的只容一人的路,至少那路在两山凹陷的地方,有山体保护,上天台则是孤山外盘旋的艰难的独路,几分钟的路程,感觉很惊险。
最终上到了天台,爬了三个多小时的天台,大概只有不到二十平米的地方,这里是天台山最高最险峻的地方,我们爬上了这座山,也是我们征服自己的过程。
我们经历了它,也完成了一部分的自己。
在山顶上轻抚一朵花,与风低语,我期冀,有一天他们也会入我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