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区大世界泰安里,百年前北京最繁华街区,数年封存破败,岁月变迁,三年前整修规划商家入驻,这座北京极少有的海派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与鲜活。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仁寿路6-18号
泰安里可以说是北京“最上海”的古建,建筑外立面以青砖清水墙为主,正面看去对称平整,中间打开一条小巷,侧面看去呈柔和的船型三角结构。
泰安里由六栋仿上海的里弄式建筑组成,每栋楼内部布局和外观造型基本相同,是当时北洋政府新市区建成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泰安里最初由英国人设计成一座船型大楼,作为新世界游艺场建成于1917年,短短几年内发展繁荣,商贩在这穿梭如织。
2020年破败的泰安里船楼重修,崭新的楼宇保留着原有结构,以典雅的西方风格为基础,融合大气沉稳的东方元素及配色。
六幢建筑通过一条小巷分为两排,巷口与仁寿路垂直,楼门正对巷子,崭新油漆过的楼栋依旧保留砖木结构。
石库门,老虎窗,方形天井,走在这里就像走在老上海弄堂里,走进中间长廊转身看街道车流,有种被拉扯进历史漩涡的神奇体验。
建筑内部壁柱和檐口以砖砌抹灰搭建,中间为仿塔司干式的罗马柱支撑,天井结构带来宽阔视野和深层高,愈处于其中感受愈多层次。
低调的灰调在暖色光线下衬出温馨,站在楼中间向上看,层层叠叠的围栏环绕,面积不大,却有些许壮观之感。
楼内围绕中间方形天井展开形成闭环,转角处壁柱为五进五出式,房间布局看得出以前作为住宅使用的职能。
够深的层高为建筑装修提供更多选择,这栋小楼中最亮眼的也就是这座吊顶大灯,递减的两个铁圈串联垂吊于中间,周围围绕方形小窗更显古典大方。
不是宽阔垂直的楼梯间,旋转向上的距离更加紧密,边上白墙搭配圆型小窗,精致典雅丢掉几分中式的厚重。
如今这些小楼融合了海派建筑和现代风格,行走在楼梯间和二层楼层横栏,充分感受秩序和留白的建筑语言。
建筑语言体现的文化更耐人寻味,楼内保留着文艺复兴式的西方浪漫,还有中国近代接受西方冲击,带来的创新与保留。
兴盛-衰落-毁坏-重建,北京”上海弄堂“在新世纪焕然一新,这座北京小众古建筑又重活跃于街道。
- 名称 -新市区泰安里
-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仁寿路6-16号新市区泰安里
- 时间 -09:30-17:00
- 花费 -参观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