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悠久,具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名胜古迹众多。除此之外,北京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京城还散落着诸多东南亚风格、日式风格的景点,让我们足不出京,一起打卡亚洲风情景点,感受东方之美吧!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六百多年历史的真觉寺拥有国内最秀丽的金刚宝座塔,塔前的两棵银杏树与真觉寺同龄,每年秋天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修建在真觉寺遗址之上。真觉寺是明成祖朱棣为梵僧班迪达修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于1473年建成,曾为避清雍正帝名讳,改为大正觉寺,又因座塔上有五座四角密檐式塔,人们更习惯叫它五塔寺。
博物馆内的金刚宝座塔取印度文化的造型与中国传统风格的结构形式,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融会贯通的创造性杰作,东南亚风味十足。博物馆西部展示28座陵墓的石雕石刻以及大量的寺观碑刻,记叙寺庙道观的各种活动,后罩楼里还有着北京石刻文化展,是书法石刻爱好者的聚集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塔寺村24号
双秀公园
双秀公园由中国式园林和日本式园林两部分组成,是北京市内唯一一座具有日本风格的园林建筑,以水秀山清著称,包括日式“翠石园”和中式“荟芳园”,故取名“双秀园”,山石等建材是日本友人所赠。
双秀取中国园林之清雅俊秀和日本园林之山清水秀。在双秀公园东北角建翠石园,小园造型古朴,日本风韵的亭、桥、中堂依山傍水,小池中龟鹤二岛象征吉祥。双秀公园又补种了数株樱花,使得小园更添日本韵味。
双秀公园亭式构造相当的简洁,开放式的游廊提供了空间的过渡,具有独到的生气和深奥的纯洁特点及与环境相统一的协调。亭子四坡的顶上,有宽大的飞檐翘起,另外还有园林,雕塑等景观陪衬,简洁美观。
双秀主题是建筑的文化内涵与自然、人的完美统一,以及独有的人文主义,建筑为人而做,一切都以人为中心。另外在选址、构成、施工等方面都表现了与西方建筑特色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人类建筑的又一派别,即东方建筑风格。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20号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是北京公交运营的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2017年12月开通运营,标志色是朱红色。这条线路起始于巴沟站,途经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玉泉郊野公园和颐和园,终点站是香山站。
由于西郊线沿线穿行的区域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山五园”地区,即皇家行宫苑囿区,因此沿途风景十分优美,也被网友们称作“最日系”的地铁线。红白色系的列车干净整洁,长满绿草的轨道,如果碰上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就像是在宫崎骏的动画中穿行,绝对是一个“假装在日本”的好去处。
地址:巴沟站—香山站
白塔寺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始建于元朝,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白塔,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
白塔寺的历史可上溯至辽寿昌年间修建的永安寺。寺院在金末元初之际毁于战火,只有一座释迦舍利塔幸存。为了保存舍利并为新落成的大都祈福,忽必烈决定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在原址上建造一座新塔,白塔通体洁白如雪,是当时北京城最高的建筑,因此被誉为“金城玉塔”,展现了大元帝国的尊严和声威。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佛教稀世之宝,作为镇塔之物。此外,白塔的刹顶造型也是我国目前所独有的。
白塔建成后,又以塔为中心兴建了一座名为“大圣寿万安寺”的寺庙,即如今的妙应寺。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妙应寺在历史上多次修缮,直到明宣德八年寺庙再次修复后,改称为妙应寺。
到清代中后期,妙应寺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