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坐落在北京门头沟的大山里边,近些年才被人发现的一个隐秘景点,仰山栖隐寺。
所在地樱桃沟村后面的仰山处,这里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迹象,但谁也想不到其中居然隐藏着一座寺庙。也正是因为交通不便,难以到达,所以之前才没有被广为人知。
其实这座寺庙,曾经还是十分辉煌的,其前身是距今超过一千五百年的隆寿寺。
在历史长河中这座寺庙也在不断进行着修缮,曾经还属于皇家寺院,但是其中大部分建筑最终还是毁于战火中。
栖隐寺前身为北魏太和年间建立的隆寿寺,距今1500多年,不过现在的栖隐寺早已找寻不到1500年前的痕迹。如今能看到最古的遗存,还是辽代大修以后的。
栖隐寺鼎盛于金,曾是金章宗八大水院之一的灵水院,章宗也曾亲临于此。
据史料记载,这里最多时有僧众愈万名,曾是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元明清及民国时期都曾多次修缮,历来受皇家欢迎,最后毁于抗战时期的炮火。
栖隐寺的右侧,原有金、元时期僧人的墓塔上百座,可惜大部分遗存因为周边要修建梯田而被拆毁。现在塔林里仅存的三座砖塔是名副其实的古物,其余都是后世新修的,从痕迹手法上就能看出区别。
南面还有一段老围墙,不知是哪个时期的遗存,依旧留在那里,尽显风雨沧桑。
如今能够看到的遗存的建筑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后来重新修建的,由于各种原因即使人们想要尽可能地保留这些建筑的完整性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今来到此处甚至还能够看到不少尚未完工的各种建筑迹象,比如人为搭建的各种脚手架。
亲自到过这座寺庙的人应该会真实地感受到这里所呈现出来的废墟荒凉的气质,虽然这里的各种主体建筑框架已经完成,只是需要不断进行更为细致的修缮而已。
但是如今这项工作应该是无法完成了,或许也是因为当初被叫停的时候过于匆忙,因此在这里还能够看到不少当时的工人留下来的各种生活物品。
进入了这座寺庙的主要宝殿会看到早已经雕刻好的各种佛像,还有一些尚未完成的其他雕像的大体形状,初次来到这里参观的人可能会被这些尚未成形的雕像吓到。
毕竟在这样的群山中隐藏着的大型寺庙确实充满着神秘色彩,也会让很多人想要前去探险一番。
除了已现雏形的几座主体建筑,栖隐寺更多的角落杂草丛生,残垣断瓦;呈现荒芜、怪诞的氛围,让人感觉不像真实的世界。如今看到的一切都更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仿佛再按一次键,一切又会有序进行下去。10年前这里大兴土木,却很难想象在彻底停工前究竟经历了什么。过去留下的信息,处处透着诡异和奇幻的色彩。
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建筑群就这样荒废在了群山之中无人知道它的存在,确实是一件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的事情。
站在高处俯瞰仰山栖隐寺,内部有些是已经经过修复完成后的结果,而大部分,和在外围,还能依稀看到一些旧时代的遗迹,残存破落的围墙、建筑,这些都是历史沉淀后的结果。
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寺庙的周围找到辽金时期的痕迹,包括金代、元代的僧塔,但大部分都已经是遗留下来的残迹,即便有完整的,那也是近些年修复后的结果。
慢慢的遗留下来最完整的三座古塔也变成了这里最让人注目的景观。而很多人可能也很疑惑,为什么经过修缮这座寺庙也没有恢复香火呢?
说明白一点,这里算是已经“烂尾”了。其中甚至有些建筑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修复,像是药师殿、伽蓝殿、大雄宝殿等等,十分精美,重现了往日的辉煌,但是夹杂在整体残破的环境中,总让人感到有些不搭。
而在地面上也到处可以看到那些修复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残破的装饰物,各种精妙的构件。
和金碧辉煌的大殿殿顶、干净的台阶相对应的,是其下面空旷的现状、掉漆的墙面,十分的违和,不知道彻底修复后会有多么的壮阔。
很多地区的地面上都布满了青苔,腐蚀了少部分的建筑。很多建筑都是修复到一半就匆匆停下了,天王殿上,琉璃砖瓦、墙面都已经打扫干净,只等待最后补充漆面,但却没有了下文。
在寺庙内最为重要的卧佛殿,原本被人纳入进来的佛像已经伴随着时间的流淌,出现了大量的裂缝,且身前也是各种各样的残破的材料。
其它的几座大殿里,也有存在石像的,但大部分都因为潮湿、风干,连本来的面目都看不清了。只有脚下刚刚打好的砖制基石,让人能看出来修复的进程。
站在远处俯瞰仰山栖隐寺,是壮阔的。但是走入到其中会发现,到处都是残破的迹象,总体只有荒芜之感。但即便如此,少数修复完成的大殿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因此时不时还能看到这里有人出现。
行程:从门头沟妙峰山路行至桃花溪旅游度假山庄,附近有停车场,免费停车后,沿桃花溪上山,翻过一座山,就到达仰山栖隐寺。
位置: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樱桃沟村
门票:无
停车:免费
导航:桃花溪旅游度假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