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古城漫游计划,走起!

  • 2023-12-04 15:20:00
  •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漫长冬日,负暄而坐

阳光透过窗子倾泻而下

心中阴霾一扫而空

留下的只有释然和从容

冬日的暖阳

不似夏日般热辣

不似春日般缠绵

有的只是柔软、温和

阳光一点点拂过面颊

留下一缕缕温暖

于是

在冬日里晒晒太阳

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简单而微小的幸福

“冬日、阳光、温暖、自在”

这些词不禁让我想起了这几个地方

在这里,阳光和美景擦出了别样的火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份

冬日古城漫游计划

冬日暖阳下 “city walk”

出发!

第一站

被称为

“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

冬日里的皇城相府

除了古朴大气的各方建筑

雪落时节的银装素裹

四时尽染的绚烂斑斓

还有各式各样的“心动”

清晨突破云霞的第一缕阳光

夜晚的彩灯霓虹尽情闪烁

静谧、喧嚣、斑斓、素净……

画意诗情里又氤氲着暖人的烟火气

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

它的一砖一瓦依然雄浑庄重

走进这座百年古堡

聆听古城墙下的冬日絮语

冬天的皇城相府也不总是灰蒙蒙的

冬天的色彩是天空的蓝色

是松柏的墨绿色

是阳光的米白色

是城墙的土黄色

是路面的石灰色

是雪花的洁白,是灯笼的耀眼……

冬天的皇城相府是彩色的

第二站

被全国著名文物古建专家罗哲文赞誉为

“中国民居之瑰宝”郭峪古城

郭峪古城

是一座唐初建置、明筑城寨的古城堡式村落

古城依山傍水

城墙雄伟壮观

城头雉堞林立

城内豫楼高耸

古庙庄严

官宅讲究

民居典雅

是中国乡村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城内总面积17.9万平方米

现存明清古建80多院

各式房屋2000余间

城内保存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有

长达1400米内侧

建有627.5眼窑洞的明代“蜂窝城墙”

33米高战乱年间可容纳千余人避难的“豫楼”

始建于元至正年间九开间建筑形式的“汤帝庙”

皇城陈氏祖居“西都世泽”

“容安宅”和“进士第”

“科第世家”、“连升三级”的张好古故居“小狮院”

“兵垣都谏”、“祖孙兄弟科甲”的张家七宅

侠义豪商王重新叔侄的王家十三院

从明朝中叶至清初的一百多年间

涌现出25位举人和16位进士

深厚的文化底蕴

独特的建筑风格

被全国著名文物古建专家罗哲文赞誉为

“中国民居之瑰宝”

第三站

充满传奇历史和书香气息的人文胜地

海会书院

海会书院(海会寺)

是一座历经千年岁月沧桑的三晋名刹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海会书院因百川于此相会归海而得名

寺院内外绿水盈盈

著名的“海会龙湫”是阳城古八景之一

加上“曲水流觞”“海会龙泉”“鱼沼飞梁”等

形成了引人入胜的清幽水景

唐昭宗李晔曾赐名“龙泉禅院”

宋太宗赵光义赐名“海会寺”

海会双塔又称唐、明双塔,比肩而立,高耸入云,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唐塔建于唐末梁初,是为纪念扩建寺院的顺敏禅师而修建的舍利塔,塔身密布佛龛,龛内原嵌有铁坐佛,又称“千佛塔”。由于地基下沉,向西倾斜,却千年不倒,被誉为“中国的比萨塔”。

明塔于嘉靖四十四年修建,是座文峰塔,塔身砖雕设计,玲珑精致,第10级的琉璃擎檐柱悬空阁更是全国罕见,下三层的砖石围筑像极了当地的沁河古堡,所以全称“琉璃玲珑悬阁堡塔”,专家赞之为:“国之珍宝”、“北方楼阁式塔中的唯一佳例”。

古往今来

海会书院

因秀美的山水

壮丽的建筑

深厚的底蕴

成为历代文人

读书求学

寻幽览胜的极佳之地,名闻遐迩

漫步青石板路

捕捉冬日古城魅力

花一个周末沉浸式体验

你一定会发现不虚此行!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