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低温、萧瑟总会让人心生负面情绪,好在还有咖啡能带给我们几丝温暖。帝都又一波咖啡新店来袭!你最想打卡哪一家?
一处有温度的惬意空间 ——dayu coffee大于咖啡
总会有老店远去,又会有新店卷土重来。鼓楼东大街东公街里这家dayu coffee 大于咖啡,取代了原先的THAT’S COFFEE,静静地伫立在街角处。
黑白撞色的门头设计有些优雅的法式感。店里的面积相比之前扩大了不少,分割成咖啡和酒精两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连通的区域。咖啡店里少见的宽敞沙发座,带来了别样的惬意感。和香氛品牌合作的产品陈列,又给整个空间平添了几分艺术沙龙的气息。Chill的音乐伴随在耳畔,当真是一家独处、小聚皆宜的宝藏新店,而且非常适合办公。
它家意式咖啡的种类非常简单,只分黑咖和奶咖,每一种提供深烘与中烘两种豆子的选择。但深烘较之于其他咖啡馆要来得更重,所以中烘的选项相对更“保险”一些。另有三款咖啡调酒:檀木、苹果和椰子曲奇,也有着或清新或轻盈的不同滋味。
地址:北京市 东公街64号院1号楼底商
日咖夜酒的南城新店 ——米小咖啡
南城经常被视为是一片咖啡“洼地”,不过最近两年慢慢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咖啡新店。位于天桥艺术中心向北延长线上的米小咖啡,就是其中之一。
它所在的铺陈市胡同,南北连通了永安路和珠市口西大街。临街的店面给这片充满传统气息、烟火气浓重的胡同带来了全新的味道。“米小”这个名字,来自清代诗人袁枚的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翻译过来是说,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店里的色调是温柔粉与清新绿,撞色感强烈。镂空设计的砖墙巧妙地打造出独立的手冲台,酒吧的部分颇有夜晚的氛围感,而靠窗的位置能坐看街上人来人往——不同的风格共处于一室,感觉奇妙。
它家给咖啡爱好者和不喝咖啡星人都提供了丰富的饮品选择,像澳白、美式、南瓜燕麦拿铁、咸柠七美式、茶布奇诺等都是不会错的选择。手冲的豆单也各具特色。
店里的咖啡时段就到晚上六点半,七点后开启微醺时刻,可谓是南城难得的一个夜晚欢聚地。
地址:北京市 铺陈市胡同117号
因地制宜的家庭式咖啡馆 ——印迹咖啡(宣武门店)
二环里寸土寸金,这家位于宣武门的阁楼式咖啡新店,就将空间巧妙地进行利用,带来了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第一次来这里,大概率需要按图索骥。找到宣武门立体停车场就初步锁定了位置,再穿过停车场左侧的铁门直走上楼梯就到了。
总觉得咖啡馆的装饰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网红向的造梦式,一种是有着主理人经历和故事的生活感——这里明显属于后者。印迹咖啡像是闯入了主理人家的客厅,绿植、手作家具、鱼缸、吉他……室外的区域因为有暖风机,哪怕寒冬都可以坐一坐。
招牌布列夫咖啡是必喝,奶香浓郁,有着醇厚的咖啡香气,顺滑的口感令人印象深刻。香橙肉桂简直太适合冬日品尝了,主理人会细细地洒上一圈儿白砂糖,再慢慢烤出焦香,橙子的清甜搭配肉桂的焦糖香,绝对的暖心之选。一豆两喝无论独饮还是分享都很棒。
地址:北京市 宣武门外大街71号楼
简约温馨的暖心小店 ——Y·our Coffee
这是一家双花园的咖啡新店,藏在一条小巷子里,白色简约的门头设计散发着清新与静气。店里分上下两层,座位不多,很是迷你、可爱,氛围充满治愈感。
在它家能喝到北京咖啡馆里很少见的维也纳咖啡。轻盈的鲜奶油盖覆于咖啡之上,光从视觉上就让人很是期待它的味道。奶油为了更符合国人的口味,特地减了甜度。层次丰富、口感丝滑,怪不得是招牌。
法芙娜巧克力很适合冬天,入口只剩醇香。西班牙拿铁、黄油dirty、红糖肉桂拿铁等也都颇受欢迎。
另外,店里的司康、曲奇饼和意大利饼干都是非常不错的咖啡伴侣,且甜度普遍不高。
地址:北京市 双花园南里三区18号楼底商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