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五批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柿子、核桃、花椒被称为涉县“三珍”,涉县是河北省柿子集中产区,最高年产量1500多万斤。“立秋摘花椒,霜降下柿子”,收获的季节,满山的柿子树红彤彤像挂满了红灯笼,让人感觉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涉县柿子色泽红艳,丰润多汁,醇甜如蜜。柿子的品种有:牛心柿、盖柿、方柿、黑柿、水柿。人们用传统手工做出来的柿饼、柿块、柿条、柿脯远销香港、澳门,大批量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尽管时代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千百年来,涉县百姓坚守传统技法做柿饼,既保持了天然口感,又守住了柿饼的营养。柿饼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碘,能治疗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有助于降血压、软化血管,增强冠状动脉流量,活血消炎,辅助改善心血管功能。柿饼外面的白霜能治疗口腔溃疡、烂嘴角。涉县柿饼的特点是:味香甜、绵韧肉厚。经过传统手工加工的柿饼: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柔软、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
涉县柿饼的制作过程:
1.选果:选用充分成熟、肉质坚硬、果形端正、果顶平坦或微突起、无纵沟、含糖量高、少核或无核品种。
2.去皮:将果皮转圈旋削下,去皮要干净,同时旋皮要薄而均匀。
3.晒饼:选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清洁卫生的地方,用木棒或砖块搭架,架高0.8~1米,上铺秫千箔,将去皮后的柿果果顶向上,单层排在箔上曝晒,晚间用席盖好,防露水,雨天要防雨,约10天左右果肉皱缩,果顶下陷,进行第1次翻动,以后每隔3~4天翻动1次,每次翻动同时进行捏饼,第2次捏饼时柿饼外硬内软,回软后没有发汗现象,就可进行上霜,出霜才好。
4.上霜:将两饼顶部相合,萼蒂部向外,装入缸、箱等干净的容器内或堆积于阴凉的室内木板上。装缸时缸底先放10cm厚的柿皮,然后放一层柿饼,再放一层3cm厚的柿皮,再放一层柿饼,直至八成满,上盖一层柿皮后密封,置于阴凉处;也可一层柿饼一层柿皮混合堆放。堆集高一般40cm-50cm,用布苫盖,经4天-5天,柿饼回软后,糖分随水分向外渗出,在有风的早晨取出放在通风阴凉处摊开,待果面风干后有柿霜出来时收集起来,堆放2天-3天再摊晾,如此反复进行几次,能提早出霜,且霜厚也白。出霜后,剔除不合格品,整形后按单饼重量及感官指标进行分级。分级应符合DB61/T 400-2007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