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起源于山东冠县张尹庄(又名一里庄),由回族人查密尔(又名查尚义)、滑宗岐、武殿璋等人创编并在回民中传播。
在查拳的发展历史上,历代名家辈出。河北的查拳由当代著名武术家杨其生先生传入,系杨鸿修之孙,师从著名武术家张锡泰。1960年,杨其生先生落户邢台市东郭村,在邢台开始传播查拳,弟子众多,遍布全国各地。杨其生先生自幼酷爱武术,杨先生查拳风格舒展大方、快速多变、刚柔相济、徒手如器械,套路颇多,百人百拳而不重样,保持了查拳的古传原貌,人称“鲁冀查拳”。近代能够全面继承古查拳的拳师唯有杨其生一人,至今保留着查拳最早的面貌,没有一丝改动。1973年,杨其生先生率邢台地区武术代表队赴承德参加河北省武术比赛,自此至1983年的十年间,历任河北省武术协会委员,邢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多次担任邢台县、市、地武术队领队,教练员或武术总裁判长,多次参加省、地、市以及全国武术赛事和全国少数民族武术赛事。
1980年,22岁的潘思举先生拜在杨其生先生门下学习查拳。在杨先生的精心教授下,勤学苦练,仔细揣摩,武艺精湛,查拳姿势舒展大方,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法灵活多变,被查拳第十三代传人杨其生先生定为查拳第十四代传人。潘思举先生全面继承和发扬了杨先生的查拳套路,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当今时代也可谓屈指可数。数年来,潘思举先生做为中国查滑拳第十四代传人,他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华传统武术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民族尚武精神,无怨无悔,诚铸武魂。
查拳体系的拳术,包括查、滑、炮、洪、腿等,均属长拳类,套路内容极为丰富和完整,它分为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技击方法等内容。基本套路主要由以腿法见长的“十路弹腿”、以仆步拳掌的动作组成的“十路穿掌”和以拳法为主的“十路捣捶”所组成。查拳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动作舒展严谨,发力爆脆,节奏明快,奔放饱满。查拳技击有十字要诀:缩、小、绵、软、巧、错、速、硬、脆、滑。出招快、收招快,手脚并用,以腿制胜,手到步到,同起同落,重腿法,多摔法,招法变化多,出招速度快。
练习查拳可以培养尊师重道、崇文尚武的优秀品格,可以培养坚毅顽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延年益寿,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工作、服务于社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