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点赞的老字号
清乾隆年间,怀安县柴沟堡镇有一个叫郭玺的人,开设了熏肉铺。郭玺在炖肉时偶因火候过火而致柏木锅盖发烟,导致锅内炖肉异香扑鼻,后几经试验,确立柏木熏制技艺而成熏肉。后来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开创了一套“腐三(焖、煮、煨)熏二(气、烟)”独特的熏肉制作工艺,使柴沟堡熏肉身价倍增。
据传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外逃时,路经柴沟堡进膳,对柴沟堡熏肉颇为赞赏,此后即被慈禧太后点为贡品。
好吃味美 肥而不腻
正宗的“柴沟堡熏肉”精选肥瘦适中的剔骨猪肉,经焖、煮、煨、炖、熏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使熏制出的成品肉皮焦红而柔韧,嚼之微“筋”有齿劲,肉松嫩而脂少,食之爽淡而不觉腻,柏香馥郁,熏味馋人。
据《怀安县志》记载:郭玺熏肉“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 柏木熏制让熏肉具备了“夏季蚊蝇不恋,伏天储存一周不变质”的特色,成为“名驰省外,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赞”的地方风味食品。
一块好肉 慕名而来
“柴沟堡熏肉”在1981和198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2009年6月,“柴沟堡镇熏肉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柴沟堡熏肉”入围河北省旅游必购商品,并推荐成为“中国旅游必购商品”。
如今,熏肉的秘诀早已公开,在柴沟堡镇一半以上的老人会制作熏肉,每年还有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学习熏肉制作技术。目前仅柴沟堡镇就有上百家熏肉店,将这种味道深深根植于张家口大众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