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镂空木雕壁挂

  • 2024-03-08 16:13:00
  • 沧州文旅

镂空木雕壁挂沧县传统音乐市级第一批非遗项目介绍

沧县镂空木雕壁挂艺术,在明清时期空前发展。当时雕刻家具、寺庙建筑很盛行,雕刻艺人应运而生。《中国工艺美术史》记载:“明清时期,民间木刻的佛龛、窗格、屏风等在山西、河北等地很普遍,或细致,或豪放,有浮雕,有镂空,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和民间流行的简朴的装饰纹样,内容和形式都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镂空木雕在家具、建筑、神器中应用最广,是效果最好的雕刻技法。

当时沧县比较著名的艺人是刘振红(出生年月不祥),沧县鞠官屯人,沧州的清真寺的木雕由他及徒弟等人制作。其徒弟中出色的是高连元(1890-1968年),沧县马落坡人,曾参加过青县盘古庙等许多寺庙的维修和制作,家具和佛龛的雕刻堪称一绝。另一徒弟吕联青(1882-1963年)技艺高超,家具、寺庙、建筑的雕刻样样精通。传说在修建兴济奶奶庙时高处有一叫齐门阁的地方需雕刻,请来周边雕工数十人,无人能做此活,后由吕联青父子成功雕成,自此留下“吕神工”的美名,流传至今。沧州古建筑吕宅的雕刻设计制作,均由吕联青及弟子完成。吕联青有徒弟三人,儿子吕培东(1913-1998年),侄子吕培荣(1910-1989年)及张维升(1902-1976年),这一代人将镂空雕刻由薄向厚,由单层次向多层次发展,使镂空木雕艺术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吕氏师徒的带领下,沧县出现了大批从事木雕及家具制作的艺人,以梅官屯为中心辐射周边十几个村庄都有细工木匠雕刻。比较有名气的有郭凤江(78岁)、贾春元(1927-2006年)、刘庆仁(1919-2004年)等,当时这一职业成了村里人主要的谋生手段,梅官屯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村。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现代装饰、装修风格盛行,传统手工艺受到冷落,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从事木雕艺术的有梁金山(49岁)、吕西起(62岁)、郭玉青(54岁)等。郭海旺受家庭熏陶自小喜欢木雕艺术,在前辈指导下将镂空木雕艺术传承下来,1997年到天津向沧县艺人王树元(62岁,南陈屯村人)学习,使镂空木雕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沧县镂空木雕壁挂艺术,在构图与厚度上与南方镂空木雕壁挂有着明显的区别。南方镂空木雕多采用“满工”构图,而沧县镂空木雕采用与国画相结合的方法,在厚度上南方镂空木雕多为单层次1-2厘米的薄料,而沧县镂空木雕为多层次镂空雕刻,厚度达到10-40厘米立体感,层次感特别强。沧县镂空木雕壁挂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作品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演进史和文化成就。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从绘画、石雕、泥塑等吸取精华,作品不仅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作品曾经远销国内外,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