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三痴斋泥塑泊头市传统技艺市级第一批
非遗项目介绍
三痴斋泥塑,创始人宋盛林(1871—1943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泥塑品牌。目前已传五代,有130余年的历史。技法日臻成熟,百年的继承发展造就了三痴斋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痴斋泥塑题材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古典名著。其作品用料讲究,经历百年不崩不裂,色彩明快协调,造型神形兼备。泥塑的尺寸大到丈余的寺庙神佛,小到一寸的架上摆件儿无不令人叫绝。泊头当地就流传有一段顺口溜:“寺门村的娃娃,黄屯的鼻(哨)儿,范庄的小簸箕儿,拿手要数三痴斋(军西村)的小泥人”。三痴斋泥塑,技法独特,绘彩精美,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体会人物的历史背景和内心,把传统的民俗与文人画完美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夸张之中表现写实的艺术风格。
三痴斋泥塑第四代传人宋长峰,于2005年成立了“泊头市三痴斋泥塑工作室”。宋长峰擅长泥塑和彩塑,他的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造型传神,文化气息浓厚,真正的是“心中有艺,手上生情”。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所以他的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绝版。他将祖辈传下来的泥塑技法吸收、研究并传承下来,又将西方的解剖等相关的雕塑知识运用到泊头泥塑的制作中,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现代泥塑作品。
泊头三痴斋泥塑,造型别具一格,色彩端庄艳丽、对比强烈。
笔法以平涂、分染、接染、套染、退染为主,泥塑技法自成一体,为冀派泥塑的典型代表。
泊头三痴斋泥塑,是河北三大泥塑之一,是目前我国保留至今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之一。2012年被公布为第四批沧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