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江山,国家级非遗项目“彩布拧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出生于彩布拧台世家,多次完成大型彩布拧台活动。其造型优美、做工细致、欣赏价值很高,把传统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此项目中独有创新把有纰漏的地方进行了完美改造,使其更大程度上展现出它的文化底蕴及内涵。2015年创作作品《九龙壁》,2016年完成省博物院参展作品《瑞阁》。2017年5月完成香草湖景区作品《转运楼》。
戏台、鼓楼这样的建筑,大多是竹木啊,钢筋水泥之类搭建起来的。但在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大隐豹村,村民们却可以用彩色的布匹仿造、拧扎而成各种各样的亭台楼阁,并且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观赏性,这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被形象的称作“彩布拧台”。
彩布拧台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在木搭戏台骨架的基础上,采用各色花布拧扎成一个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玲珑多姿的仿古戏楼。
据村里的老艺人讲,彩布拧台已有多年历史,据传,最早是明朝冀南一带的豪门望族所搭建的灵棚,后被大隐豹村创造性地用彩布移植到戏台、楼阁,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已经完善。这种独有的民间工艺,在全国也不多见。凡遇太平盛世或丰收庆典,该村就举办此项活动。“隐豹拧舞台,大家一起来;隐豹拧鼓楼,人人有一手”。这是大隐豹村村民们,广泛传诵的一句顺口溜。
“彩布拧台,造型非常丰富,最有特点的叫三看扁,从三个角度看,可以看出不同的图案来,现在从中间看是字,从左侧看能看到一条龙、从右侧看你会看到是虎、正面角度只能看到字。”
焦江山说:“老人交代下来的,每逢一个甲子才拧一次。现在条件好了,就是十年八年,一年两年也搞这样的活动。”“辐射面很广,网络上可以直接搜到大隐豹村彩布拧台,影响面也很大,拧好了,像晋冀鲁豫这四省,也有很多人过来观看。”
焦江山一直在坚持,他有一个愿望,希望彩布拧台可以走出闭塞的农村,让更多的人看到、知道、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