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公墓文化馆首亮相,单一殡葬服务转型多元文化教育

  • 2024-04-01 16:40:00
  • 北京日报

3月23日,随着红色幕布缓缓落下,北京市万安公墓文化馆也正式打开了开放的大门。作为万安公墓打造的文化教育阵地,万安公墓文化馆将承担起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现代殡葬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这是近年来万安公墓着力推动单一殡葬服务向多元文化教育服务转型迈出的坚实一步。

名士风骨中参悟人生价值

万安公墓创办于1930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现代公墓,李大钊烈士陵园坐落在此,曹禺、朱自清、冯友兰、季羡林、于敏、南仁东等大师巨匠、科学泰斗也长眠于此。近年来,为推动万安公墓殡葬事业发展,以现代殡葬理念更好地服务市民,万安公墓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万安公墓文化馆。

作为一座设在公墓里的文化馆,万安文化馆展出了李大钊、曹禺、于敏等革命先辈、大师先贤的事迹,供社会各界参观、瞻仰,于名士风骨中,感悟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走进万安文化馆,万安公墓建园初期的石构件以及明清时期的石狮子、龙纹石墩等文物勾起时光记忆,这些物件穿过数十百年的时间,与人们在当代相遇,激起时间与生命的哲思。

细观《向死而生 慎终追远——北京市万安公墓历史文化展》,整个展览逐层递进,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名为“历史沿革:百年奋斗 初心如磐”,主题为“明史鉴今”,讲述万安公墓自1930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第二篇章名为“向死而生:死而不朽 定格生命”,主题为“生命故事”,向万千革命先驱致敬。第三篇章名为“慎终追远:祭尽其敬 传承精神”,聚焦“追思传承”,在生命纪念中,感悟生命力量。第三篇章还特别设置了聆听体验区,增强了文化馆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听到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季羡林的《黄昏》、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名作,于朗诵声中,思悟生命意义。此外,馆内还陈列着老一辈革命家为李大钊烈士的题词。

1930年至今,万安公墓始终追随着时代的脉动,不断推动殡葬事业发展。如今,万安公墓已经从单一的殡葬服务向多元文化教育服务成功转型。“万安文化馆的建成,是万安提升服务效能的亮点,也是万安追求殡葬事业发展的发力点,万安文化根脉在这里传承,名人足迹在这里留续。”万安公墓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海生介绍。

今后,万安公墓文化馆将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为群众搭建起一个精神传承的文化平台。

全力打造人文化、生态化、现代化墓园

自创立以来,万安公墓坚持文化建园、公益建园、生态建园、科技建园、平安建园五大建园理念,以服务为基,以文化为根,以传承为魂,持续推动殡葬事业发展。为民服务是万安公墓不变的初心。

2024年清明期间,万安公墓紧扣“服务为民”这一工作主线,推出免费送鲜花、免费发放文创产品、免费墓碑描字、免费代为祭扫等41项惠民便民服务举措,为广大祭扫群众做好服务,为实现惠民清明、文化清明、平安清明发展目标蓄力。

同时,万安公墓还聘用了8名行风监督员,落实行风监督要求,自觉接受广大社会监督,进一步擦亮“百年万安”服务品牌。

未来,万安公墓将砥砺初心,继续前进,以新面貌、新服务、新理念,助力人文化、生态化、现代化墓园建设向前发展。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