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拓界 艺术启新
时间:2024年5月10日 - 5月24日
地点:北京国贸商城
本次20周年系列新作延续「取之自然、师法自然」的灵感精髓,选取「四季」和「蜻蜓」两个经典系列作为核心。「长叶胸针」巧妙以静态的叶片诠释四季流转的生命律动,别出心裁地融合钛金属与光化树脂,凸显叶片的有机质感和生命力量。每件胸针平均镶嵌超过1500颗宝石,而重量仅有22克,呈现真实叶片的灵动轻薄。
中国嘉德2024春拍预展!
时间:2024年5月7日—5月10日(第一阶段)2024年5月18日—5月21日(第二阶段)
地点:嘉德艺术中心(需提前预约)
本次春拍最值得关注的拍品包括齐白石至为稀见之作《借山图册》。此册共有八开,构图独特、敷色大胆,所绘皆为常见风景,充满诗意的同时又流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另一件重要拍品为张大千盛年青绿巨制《烟江叠嶂》,这幅作品完成于1948年,是其少有的绢本山水画作品,曾为近代无锡荣氏家族珍藏。张大千上溯南唐名家董源笔意,以青绿色调涂染巍峨群山,苍郁葱茏,润泽清凉,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世间日月 影中乾坤
时间:2024年5月1日 - 8月15日
地点:恭王府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恭王府博物馆馆藏逾200件皮影文物,涵盖多地风格,呈现皮影丰富多彩的造型特色与地域文化风貌。展览重点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情况、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以及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
汲古高歌
时间:2024年4月3日 —7月21日
地点:恭王府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中国近现代画家溥心畬的书法、绘画及画稿60件(套),通过画稿这一线索串起溥心畬绘画生成的过程,解读其在艺术创作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方式方法,以期为今人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方面提供启示。展览以恭王府博物馆馆藏为基础,汇集国内6家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其中多件为首次公开展出。
玉韫良缘
时间:2024年4月3日 —5月19日
地点:鲁迅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共同主办。开幕当天,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党委书记、副馆长李游,临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王江泳,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馆长吕芹,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首席专家陆文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载瞻载止
时间:2024年4月3日 —5月19日
地点:首都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共展出逾百件出土文物和档案文献,以新疆考古工作的发展历程为纵轴、以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横轴,全面梳理百年来新疆文化遗产工作的探索与成就,展示新疆地区与中原之间紧密的文化联系,以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龙肇新元
时间:2024年2月6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甲辰龙年新春来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本次展览,展出逾200件(套)馆藏文物,从节俗礼制、历史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诠释「龙」这一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彰显龙纹的美好寓意及文化内涵,为观者献上新春祝福。
五光十色
时间:2024年2月10日 - 12月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需持身份证件)
颜色釉瓷是指主要以釉的质地和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本次展览共呈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约120件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将十种釉色按五大色釉体系分为五个单元,全面展示中国古代颜色釉瓷之美和陶瓷匠人的智慧。
沧海撷珠
时间:2024年2月10日 - 12月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需持身份证件)
这是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自1960年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珍藏文物展,共呈现超过170件(套)展品,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分为五个单元,前四单元分别介绍瓷器、玉器、青铜器和书画类展品,第五单元特别致敬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为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做出的贡献。
岐阳世泽
时间:2024年1月25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以李文忠家族的历史为主线,展出72件(套)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及明代复原服饰,分为「苍梧发轫」「簪缨世族」「厚德流光」「余荫蓊蔚」四部分,讲述李文忠家族于明清两代的发展脉络,展现李氏族人对家族根脉的守护与传承,彰显中华民族感怀先祖的尊崇精神与赓续意识。
厚积薄发
时间:2024年1月17日 - 6月10日
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需预约)
「度量衡」是中国古代对长度、容量和重量的统称。本次展览将呈现中国仪器和微纳科技专家胡小唐收藏的约100件度量衡器物以及他的研究手稿,向参观者介绍度量衡的发展历史,致敬胡小唐「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治学理念。
最特别的展品包括一件清代经幢形权(秤砣)。此权系较为少见的经幢形截面体铁权,正面铭文「碛口关帝」,背面铭文「同治十一」(1872年)。碛口为山西古镇,位于今吕梁市临县西南部,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碛口是黄河干流的重要水旱码头,是连通晋陕蒙甘的商贸枢纽。
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
时间:2023年12月27日起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需持身份证件)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以「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为主题,共陈列超过1000件展品,以时间为轴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着重展示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系统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中国白
时间:2023年8月26日-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共展出逾400件(套)古代至现代的德化白瓷,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展现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重要展品包括「何朝宗」款观音像、「筍江山人」款观音等传世精品,以及尾林窑遗址、华光礁一号沉船等出土、出水的德化瓷文物。
中国古代书画
时间:2023年3月3日开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以“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为主题,精心遴选馆藏50余件创作于15至19世纪的山水画作精品,通过“实景·佳致”“溪山·怡情”两个部分,突出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实”与“虚”两方面——画家的山川游历、行旅感怀与笔墨风格样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藉此探究古代中国人体察人生、观照世界的图像方法与思想观念,在古画与今人之间搭建起通畅的对话路径,完成一次中华美学的视觉与精神的山水旅程。
中国古代佛造像
时间:2023年7月18日开展
地点: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中国古代佛造像”展经改陈后,将于7月18日向公众重新开放。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常设专题展之一,集中陈列了馆藏佛造像精品,通过馆藏造像诠释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历程,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数说犀尊
时间:2023年5月30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最新尝试,依托馆藏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打造集三维数据采集、数据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智慧展厅,以此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
中国古代瓷器展
时间:2023年1月18日起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厚典藏,遴选逾300件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系统展示古代瓷器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中华古代瓷器的突出成就和独特魅力。
劣纸·良画
时间:2024.4.27 - 10月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费用:免费(需预约)
本次展览将呈现74件(套)齐白石作品,以「纸」为切入点,整理画家日常生活中的杂笔、磨痕留存的粉本,梳理其画纸的种类、特点,探索齐白石艺术灵感的开端,解读其独特的视觉图像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