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看看你去过几个?

  • 2024-07-12 20:34: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镇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关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源泉,成为塑造乡村特色、增强人民群众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满足社会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保护先进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

自2003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七批共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那么,你知道河北都有哪些历史文化名镇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了解一下吧!

蔚县暖泉镇

暖泉镇地处中阳县县境南部,因境域河流在冬季不会结冰,故名暖泉。地处柳石中交四县之冲要、为宁邑之门户,名录唐宋明清历朝之典籍、乃晋西之重镇;它孕育了古老中华文化,见证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一批又一批英雄的暖泉人民参军参战、流血流汗。红军东征时,在关上村展开了一场阻截与反阻截的战斗。红军全胜,也是红军东征史上的第一个大胜战,首战告捷。为实现红军东征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关上战斗纪念碑因此而立。红十五军团也曾在暖泉休整补给,宣传革命道理、撒播革命火种。在周恩来总理批示下,国家有关领导人亲自选址建起的秘密生产子弹厂--车鸣峪兵工厂,是当时“三线”建设的真实写照,也是目前全国少有的以山洞作厂房的兵工厂遗址。

永年区广府镇

广府镇,俗称城关镇、永年城或广府城,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最早记载有2600多年历史,战国时为毛遂的封地,早在春秋至魏晋时期,已有城池规模,隋末窦建德曾在此建都,在明、清时期为直隶省广平府的治所,历代一直都是郡,府,州,县驻地,至上个世纪50年代改设为街道乡镇。现今开发为广府古城景区。广府镇也是中国太极拳之乡,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

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

大社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矿区北部,原大社镇附近有一个寺院"大阁寺",明代以后,寺院前后逐渐建成村庄,并以"大阁"名之,后演变为"大社"。大社镇核心保护区7.13公顷,镇内历史建筑面积38200平方米。镇内现存的传统民居较多,其中何家大院为典型代表。大院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甬道行至西头往左转为西门,东西建筑成太极分布,正堂大院建筑在阳极之位,何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有较强的防御作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镇域内小响堂石窟是北齐鲜卑族遗留下来的重要佛教遗迹,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苍龙山石窟、皇姑庵石窟、水浴寺石窟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陉县天长镇

天长镇位于井陉县西部,历史悠久,作为村落始于汉,唐代中期称天长镇,唐末设天长军,成为著名的军城。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移井陉县治于此,历经金、元、明、清、民国至建国初延续800余年,一直为历代县治之所。金元时期曾一度为州。1958年才迁移到现在的微水镇。由于县城迁出,半个世纪以来,古城较好的保存了下来,基本未遭到建设性破坏。天长镇历经千载,走进镇区,只见城垣门垛、官署学宫、寺庙石桥以及府第民居等古建文物星罗棋布,触目皆是,令人犹如置身历史的幻境,近年来许多影视剧在此拍摄。目前,古城原有空间格局保存完好,历史建筑完好程度80%以上。明清时期民居众多,镇区中心为明清县衙,东有皆山书院,西有城隍庙及文庙、私家宅第鳞次栉比,现尚存明霍都堂、许总兵府第、王家庭院、蔡家大院、卢家巷及众多民居,均为青一色青砖灰瓦做屋顶的四合院群,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保存完好。天长古城是宋、元、明、清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古人曾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做过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唐代大诗人王维过井陉时,以“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苍山。”之句赞美这里的山水风光。

涉县固新镇

固新镇位于涉县西南部,清漳河谷地,南、北山岭连绵,沟谷交错,中沿清漳河地带,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距县城12.3千米。镇政府驻地固新村,距县城12.3公里,系一古镇。相传,为唐末李克用屯兵筑城、欲立县之地。抗日战争中,边区政府抗大太行分校驻此。村中古槐,列为县重点保护单位。西去3公里青头山腰有古迹清泉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有清泉寺。境西隅黄花山有天然溶洞紫云洞和白龙洞。

武安市冶陶镇

冶陶镇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的太行山麓,西部群山环绕,东部丘陵起伏,处于山脉向丘陵的过渡地带;南洺河、龙虎河在镇东交汇,背靠药王山,南临龙虎河,是山水相依、景色秀美、民风淳朴的太行古镇。药王山古时为凤凰山,立于山顶,俯视古镇,体弯形曲,婉蜒起伏,宛如司晨雄鸡,东头西尾,气势昂然,蔚为壮观。

武安市伯延镇

伯延镇位于邯郸市武安市区东南8公里,南依鼓山,北临南洺河,始建于宋代元佑年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古镇独特的人文气质。伯延村建于北宋元佑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因村形如田野上展翅欲飞的大雁,故名伯雁,后人将“雁”写作“延”,村名延用至今。伯延建村之初,仅几户人家迁居于此,垦田稼穑,之后人丁陆续迁入,繁衍生息,明、清时逐步发展成为商贸集镇,为武安八大镇之一。清乾隆年间,富有探索求新精神的伯延人大批外出经商,出现了房、徐、朱、程、翟等富商巨贾,大兴土木,建房造舍,那些别具一格的古老建筑是伯延古镇重要的文化符号。伯延镇的民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特点显著,一是四合院,二是“村村有阁,无阁不成村”,传统民居建筑面积达27000平方米。著名的徐、房两家是古镇上曾经显赫一时的两个家族,他们倾尽全力创建的家园,至今都是武安民居建筑的翘楚。

蔚县代王城镇

代王城镇地处蔚县中部,西邻县城,东邻西合营镇,南正对飞狐峪古商道,自古这里就是商贸繁荣,商贾云集之地。另外代王城也是古代国的国都,所以代王城集镇是历史最悠久的集镇。逢”二,七“日为赶集日。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