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妨远离城市开启一场充满历史与美景的奇妙之旅,从庄严肃穆的十三陵景区到充满神秘气息的银山塔林,这条线路将带你穿越时空,探寻那京郊最动人的风景。
环线游——神路
在滚滚热浪中美丽昌平总是不乏惬意的时光,夏日的静谧美景都躲在了自然风光中,此刻,跟随小编一同寻觅,属于十三陵的美丽景色吧。
参观明十三陵景区绝大多数人都选择把神路作为起点,神路全长7.3千米,向北直达长陵,其他各陵的神道,也是从这条神道分出,因而这条神路又被称为十三陵总神道。
沿着神路会依次看到石牌坊、大宫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它们的雕刻艺术之精美,让人误以为走进的是一座明代石雕艺术展览馆。
石牌坊是神路上第一个建筑是我国现存石牌坊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国现存最早,和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楼。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脚的高大方形亭楼,庄严雄伟又威武壮观。
环线游——长陵
明十三陵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从此处穿过陵门是长陵的第一进院落。
继续向前,步入祾恩门,便来到第二进院落,院内北面正中位置的祾恩殿是明十三陵最恢宏的建筑,这座大殿自建成之日起便屹立在这里至今已历经近600个寒暑。
长陵祾恩殿至今仍保持着明初的木结构,大殿为建筑级别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形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取“九五”规制。
殿内的数十根圆柱,每根高12.58米,柱子直径均在1米以上,且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
长陵的陵宫主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三进方形院落,后半部分为圆形的宝城,这样的陵寝布局,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创。
环线游——昭陵
明十三陵昭陵这里是明穆宗朱载垕,和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寝,1987~1992年,相关部门依据史料记载,并参考长陵的部分建筑,对昭陵进行了复原。
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我们现在所能看到昭陵,都是在原址上复建的,昭陵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寝建筑。
修缮后的昭陵,基本恢复了,完整陵寝建筑的原貌,再现了明代帝王陵的宏伟气势。
昭陵的“祖陵孙用”,在明陵中非常特别,这种利用为别人所建的玄宫,来埋藏帝后的情况,在明代仅此一例。
在长陵的砖路中行走时身旁这些来自600多年以前的,历史文物仿佛同时穿越时空,600多岁的陵墓在王朝覆灭,政权更替,家国危难,百废待兴,兴荣蓬勃的交叠中存活伫立着唯独这些古建筑能给予我们,穿越历史的机会,与古碰撞与今交汇假期就来这里游玩吧!
环线游——银山塔林
银山的辽代塔群是中国,现存辽塔最多的著名风景区,塔群自金元以来,经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银山宝塔现存于今的,也仅存十八座了,其中有密檐砖塔七座,覆钵塔十一座,散落在整座山上。
早在唐朝年间银山就开始有寺院兴建,历代名僧、禅师相继来此,此后形成的墓塔群统称“银山塔林”银山因此也被称为铁壁银山。
银山塔林标志性的五座密檐式砖塔,大片塔群高者数丈,小者径尺,高低错落,布局规整,结构一致,造型精美。
这些塔身有许多浮雕,虽然年代久远,但却保存完好,据说因为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所以在动乱年代才得以幸免于难。
景区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是最高的海拔达726.81米,林立峡谷之间,此塔颇为壮观。
在这数不清的宝塔中有一座蘑菇状的石塔,这就是银山宝塔中有名的“镇妖塔”又叫“转腰塔”,传说,有点腰疼、腿疼的病,只要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腰腿疼的病就能明显减轻,所以直到现在,来银山的游客,都要登上转腰塔一试这塔石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