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气”是北京方言,形容为人仗义,说话办事守规矩不耍赖,现在几乎成了全网最红的“老北京黑话之一”。
做人啊,就得“局气”,才能广交朋友。今儿个,小画君介绍一些北京适合与朋友、发小儿一起去的地方,走起。
01去正阳门城楼,哼一首《正阳门下》的小调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天安门广场南端
正阳门是许多“老北京”的童年记忆。《前门情思大碗茶》里,阎肃先生作词的“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是20世纪“30后”那辈人的童年;到了电视剧《正阳门下》,和发小儿踩着自行车骑过正阳门,是“60后”的童年。
再到如今,随着北京老城区大杂院的不断腾退,正阳门一带的原住民是越来越少了。四九城日新月异,“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那时的歌词还保留着北京小曲“说似唱、唱似说”的音调特点,歌词像是唱,也像是北京话的念白;而如今北京小曲《探清水河》被青年相声演员“翻唱”火了——之所以火,是因为用了流行歌曲的唱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听觉记忆,也有一代人的New Beijing (新北京)。若天气正好,不如去正阳门城楼,歌儿或许是新的好,但发小儿和正阳门,还是老的好。
02去宣南文化博物馆,找找记忆中的“南城印象”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9号
如果您去牛街吃涮羊肉,饭后数了数空盘,算了下“卡路里”,又觉得愧对减肥计划,可以往北走几百步,到宣南文化博物馆去看看展——各个展厅加起来逛上半天,又长知识又消食了。
宣南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是长椿寺——明万历年间的古建,现在改成了博物馆。“长椿寺”曾是当年的“京城首刹”,万历皇帝为生母李太后所建,并亲自赐名“长椿”,取健康长寿之意。如今的宣南文化博物馆,成了一家既是文物,又拥有户外及室内展场的文化博物馆。
宣南文化博物馆,顾名思义,是老宣武区的南城文化。南城文化都有啥?我们熟悉的大栅栏、菜市口、琉璃厂、天桥、会馆……都算是南城文化。梨园行里的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都属于南城。老北京“贵东城,富西城,破破烂烂是南城”,民间手艺、老行当、小吃,多在于此。没有南城,老北京的风味儿就少了一半儿。去看看吧,要是看饿了也没关系,再回牛街吃顿点心。
03去明城墙遗址公园,比比哥们儿交情,有没有城砖“瓷实”?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东大街9号
北京城完整的城墙,如今看不到了。历史上明城墙全长约25公里,自打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就开始修,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那现在还能摸到明代城墙的砖吗?有一个地方可以——崇文门东大街的明城墙遗址公园。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
如今这段珍贵的明城墙已开辟成公园——别小看这个公园,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当年光是拆迁腾退居民和办公单位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如今,明代金戈铁马不再,最常见的是晨跑的大爷大妈,守着当年明城墙的寂寞。老北京话说“瓷实”,不如咱也去明城墙遗址公园,摸摸当年的砖,比比哥们儿交情有没有城砖“瓷实”?连退休后的“组团养老”生活我都想好了——每周一三五沿着城墙晨跑,二四六在城墙下戴着耳机听周董的歌跳操。啊?……距离退休还有至少35年。没事儿,城墙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