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展览预告: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
预计2024年9月12日对外开放
门票:不免费(具体价格以官方为准)
文脉共生——袁小楼绘画展
24年8月25日对公众开放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需预约)
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24年7月24日起对公众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北2展厅(需预约)
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
24年6月27日起对公众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7展厅(需预约)
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
24年9月10日开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
阿尔伯特·厄伦:绘画
2024年5月24日 - 10月27日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
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
24年6月27日-10月10日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不用预约)
2024年9月18日至20日期间临时闭馆
宝藏经典 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经典作品展
24年5月23日-12月30日
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形造贵神——李烜峰雕塑作品展
24年8月14日-10月7日
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相期与来——刘明波、杜小同、党震、马骏四人绘画展
24年9月2日-9月23日
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闭馆通知:北京画院8月19日起闭馆,开馆时间另行通知
文脉共生——袁小楼绘画展
24年8月25日对公众开放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需预约)
袁小楼通过长时间摸索,研制出一种由水溶性油彩、岩彩和墨形成的混合颜料,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创作需要加入珍珠粉、各色玛瑙、朱砂、沉香等材料,形成其独有的绘画颜料。在他的绘画作品中,矿物质粉的细腻和金银贵金属颗粒的层叠交融,在画面上留下了岩画般苍茫的底色,也产生出类如时间积淀下深沉的历史印迹,表现出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体悟。
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24年7月24日起对公众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北2展厅(需预约)
展览分为“熠熠千年”和“古韵今风”两个单元,遴选了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曲阳石雕遗珍48件(套),同时展出91件当代曲阳匠人与时俱进、独具巧思的优秀石雕作品,力图全面展示曲阳石雕不同历史时期的气象风貌,系统反映曲阳石雕的古今传承、工艺技法和艺术创新。
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
24年6月27日起对公众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7展厅(需预约)
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产品以碗类居多,文献称之为“瓯”或“盏”,统称为“建盏”。两宋斗茶之风盛行,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引为时尚。建盏造型简约,摒弃了过于繁杂的装饰,其黑色釉面最适宜衬托茶沫的白色,是审美与实用的一种自然结合,故被认为是最佳的斗茶用具,迅速风靡。受此影响,周边地区窑场纷纷仿烧建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业集群,并广销海外,促进了中国古代制瓷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
24年9月10日开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
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特策划此次“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联合国内8家图书馆、博物馆,粹选传世善本与出土文献,包括甲骨、简牍、石刻、善本等多种类型,植根中华文脉,聚焦典籍深刻内涵。本次展览共分为“民族元典”“轴心时代”“中华一统”“交流互鉴”“文化高峰”五个单元,并特别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及“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阿尔伯特·厄伦:绘画
2024年5月24日 - 10月27日
本次展览在路易威登基金会「墙外」项目的构架内呈现,共展出6幅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从未展出过。
展出的作品分别是《无题》(1992-2005)、《潜艇总动员》(1996)、《剃须》(2005)、《石头》(2009)、《无题》(2017)和《最后一个人23》(2022)。
阿尔伯特·厄伦(1954- )毕业于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20世纪80年代初在德国新表现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加入「新狂野」团体,与来自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艺术家产生密切交往,逐渐对绘画媒介本身提出质疑并致力于重新塑造艺术史。
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
24年6月27日-10月10日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不用预约)
本次展览汇聚了12家博物馆及文博机构、极具古蜀文明特点的文物265件(套),从雄伟壮观的青铜大立人像,到充满神秘色彩的戴冠纵目青铜面具,再到璀璨夺目的金面具青铜人头像,这些精美文物都凝聚着古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宝藏经典 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经典作品展
24年5月23日-12月30日
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在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本次展览选择了中国美术馆馆藏中能反映传统绘画主脉、体现道统传承的作品。其题材,覆盖山水、花鸟、人物;其技法,包含写意、工笔;其类型,涵括文人画、院体画。希望观众见微知著,能从中看到前贤传承过程中的守正、创新、发展、集大成、致高远,深刻体会传承对中华文脉延续至今所发挥的不朽价值和磅礴力量!
形造贵神——李烜峰雕塑作品展
24年8月14日-10月7日
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通过不断的探索阐释着一个重要的艺术问题,即形式与精神之同构,他的雕塑艺术创作围绕有与无、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等终极哲学问题,在感悟生命,理解生活中对形体和空间的再造,将冷峻的思考转化为或浪漫或古典的温厚风格,把精神因素融汇意境的优雅和造型的坚实之中,使富于质量感的空间形体具有婉约悠长的象征意味,以在西方写实与中国写意中找寻自我空间
相期与来——刘明波、杜小同、党震、马骏四人绘画展
24年9月2日-9月23日
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作为中国当代水墨艺坛的生力军,刘明波、杜小同、党震、马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水墨映现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与时代气象。多年来,他们始终不忘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悟自然,观照现实,朝着传统水墨现当代转换的学术方向,跋涉在艺术本体语言守正出新的路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