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燕赵丨正定古城,一眼千年

  • 2024-09-20 10:16:00
  • 河北旅游杂志

01视觉盛宴:灯河璀璨耀古城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提供给游人的,是“一眼千年”的人文大餐。这座古城拥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自北魏至清末1500多年间,是郡、州、路、府治所,曾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历史上曾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如今,这里仍留存着38处唐以来的古建筑,堪称一座“古建艺术宝库”。

正定古城,既适合白天游览,也适合夜间游览。尤其在这不冷不热的季节,晚上到正定古城来一次Night walk,看灯光映照下的古城,有一种回到大唐盛世的感觉。

秋风习习,暑热已散。沿街一路行来,但见路上垂挂下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路旁灯杆上架的是胖展展的大灯笼。无论大小,所有灯笼都是沉稳霸气的正红,顺着正定城的通衢大道,向着四面八方延伸。

一路往南,渐见南城门,它和两臂延伸开去的城墙被灯带围得轮廓鲜明。顺着马道,行人错落如蚁,步上城墙。登高远望,满城灯光。广惠寺的华塔、天宁寺的凌霄塔、开元寺的须弥塔、临济寺的澄灵塔,都被灯带勾勒出轮廓的花边——历史把它们凝固进了现世,它们把时间凝固进了这个夜晚。

不惜步力的话,可以沿着城墙走好大、好大的一圈,向下可见瓮城里人群熙攘,远望是灯河,灯光也是熙熙攘攘。

02味觉盛宴:夜市美食香满街

暑热已退,秋夜微凉而不冷,晚上出来散步赏景,热度不减夏天。不唯南城门一带人潮汹涌,往北走,小商品市场那一大片地界更是火爆,借由网络声名远播。

到处小摊小贩,铺满偌大的广场,炸串、麻辣烫、烤鱿鱼、臭豆腐、卤花生、小龙虾……顶风香飘十里。人们闲逛至此,花上人民币三十五十,喝几瓶啤酒,叫两盘小吃,坐着简陋的塑料凳,听着耳边人声喧嚷,便是割舍不开的十万丈软红尘。

03听觉盛宴:戏音绕楼久不绝

不久前,阳和楼里有活动,到了黄昏时分,满城灯火已经点亮,楼里传来袅袅的唱京戏的声音,抬头看,阳和楼高高的楼堂上悬着几盏暗红的灯笼——“我走在长街中,听戏子唱京城”,就这么一句话,我听过一个男生唱,像红的绿的锦线在风里飘飘荡荡。

正定城里常有夜戏。有那爱唱戏的票友,只要在广场上占有方寸之地,笙、萧、管、笛、胡琴、板鼓……架式一摆,在中间留出屁帘大一块地儿,便可供演员逐个登“台”。

演员们素着脸,有的带“身段”,有的不带“身段”,有的声音清越可听,有的不甚可听。边上围一圈吃了夜饭散步的人烘托气氛,像花瓣围着花心。

板鼓“嗒嗒”一敲,马上吹笙的吹笙,拉琴的拉琴,还有人打竹板,戴钢手套,击得“啪啪”响。吹拉弹唱出来的是河北梆子的调门。

有一个人唱《杜十娘》里一折:“杜薇离了烟花院”,唱到高处,声音提不上,伴奏的乐队胡琴声音猛然一振,所有人全都打起精神,玩命地吹拉弹唱,笙也响,琴也鸣,鼓也敲,板鼓“嗒嗒嗒”……满天烟花乱,像绵密的丝绵织成的蚕茧,把这个人的声音紧紧裹住,拉着它往高空里升,是真正的“托腔”!

当时只觉一霎时秋夜如醉,丝竹悦耳。

春天的花,夏天的风,秋天的月,冬天的雪……四季轮转,正定古城的夜晚,每一季都是诗意的存在,而这一切都少不了灯光的衬托——一亮灯,正定古城就回到唐朝。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