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开放的陶瓷馆,将艺术和科技融合,有利于陶瓷文化的更好传播

  • 2024-11-06 19:39:00
  • 北京日报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所在的武英殿对观众重新开放。新陶瓷馆从文华殿移至武英殿,在展示空间、内容主题设计、展品数量、展示形式与古建筑融合等,均有亮点,尤其是在陶瓷馆融媒体传播方面多有创新,力求给观众以全新的观感体验,让观众切身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魅力。

走进位于武英殿的故宫陶瓷馆,一个“工”字型展厅出现在眼前。故宫陶瓷馆以武英殿正殿、“工”字廊和后殿敬思殿为主展厅,按时代顺序,以10个主题展示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武英殿正殿入口处搭建一处“展中展”空间,外观采用紫禁城古建筑元素,不定期更换展品。作为首次亮相的展出,7件乾隆朝景德镇御窑镂空套瓶、转颈瓶、转心瓶等位于其中。在熠熠的灯光下,一系列独立展柜展示“各种釉彩大瓶”等体量较大的展品。亮相《国家宝藏》的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也位于其中一个独立展柜内。

武英殿东、西配殿按功能展出清代宫廷大婚、祭祀、进膳、陈设和赏赐、万寿、宗教用瓷等6个主题。武英殿院内西北隅的浴德堂则专门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外销瓷。另外,原设于延禧宫西配殿的“中国古陶瓷窑址标本展”和“古陶瓷资料观摩室”亦将分别移至武英殿东、西配殿的北值房,使武英殿区域成为紫禁城内集中展示不同类型陶瓷文物的常设专馆。

在内容方面,本次改陈依旧利用故宫博物院在古陶瓷收藏方面数量大、品种全、年代真实可靠的优势,以中国陶瓷发展史为纲,展示中国陶瓷约8000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历程,但整个内容做了较大充实和改进,由原先陶瓷馆的11个主题增加到17个主题,增加的6个主题旨在进一步彰显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陶瓷的特色。“五大名窑”和明清两代御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藏瓷的精彩亮点,本次改陈仍予以重点展示。此外,陶瓷馆还将展出陶瓷文物年代的下限延长至民国,展品总数量增加至1000余件,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展示中国陶瓷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所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充分体现故宫博物院收藏古陶瓷的丰富内涵。

故宫陶瓷馆此次的传播也是多有亮点。全新开放的陶瓷馆,本身就将艺术和科技融合,有利于陶瓷文化的更好传播。新陶瓷馆中的每一件藏品都放置了二维码,观众扫一扫就进入了“故宫陶瓷馆”小程序,了解文物详细介绍,为喜爱的文物“点赞”,放进“收藏夹”,在“笔记”中记下自己的心得、感动,分享给朋友。

除了展厅二维码,故宫博物院还推出了小程序、超高清数字文物等,让陶瓷文化活起来。观众在通过多种方式欣赏陶瓷的同时,也获得丰富的陶瓷知识,留下美好体验。

故宫陶瓷馆专门推出了一款名为“故宫陶瓷馆”小程序,打开小程序,点击“看展品”即可查看展厅中的全部展品,还可以在分类中筛选自己喜爱的品类。点击小程序中的“听讲解”,手机瞬间化身“讲解器”。打开小程序“逛展厅”页面,即刻掌握展厅地图,可以按图索骥。

来到现场参观的观众,如果想获得更高清的体验,可以来到展厅中的超高清三维文物互动大屏。大屏收录了20余件精美的数字陶瓷文物。观众通过手指操控的互动大屏,指尖轻触就能实现对文物的自由观赏。观众还能翻转查看的瓷器底款等局部信息,感受把藏品“捧在手里”仔细欣赏的愿望。

对于无法来到现场参观的观众,故宫博物院也推出了“数字多宝阁”,以飨观众。观众可以打开故宫博物馆官网的“数字多宝阁”网页,进入“陶瓷”文物专区,就可以欣赏精美的故宫院藏高精度三维陶瓷文物了。

通过创新传播形式、与高科技融合,故宫陶瓷馆让更多观众了解陶瓷,从而更好地传播传承陶瓷文化。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