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小众的CityWalk,与其说是探索,不如说是对北京文化基因的解码

  • 2025-05-28 11:59: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若将北京比作一部厚重的典籍,宣南必然是扉页上最隐秘的注脚。自三千多年前西周诸侯国蓟国建都蓟城在此奠基,这片方圆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便成为五朝文明沉淀的容器。辽代的寺院钟声未歇,金中都的市井已喧闹如沸;元大都的驿道车辙尚存,明清士大夫的笔墨又晕染了宣纸。不同于中轴线的帝王叙事,宣南始终书写着民间智慧的草蛇灰线。

当你站在宣南西侧的达智桥胡同,这里没有南锣鼓巷的喧嚣,也不似五道营的文艺腔调,但那些褪色的门楣、半掩的朱漆门洞、砖雕上模糊的缠枝莲纹,都在诉说着某种更本质的北京。这是一次小众的CityWalk,与其说是探索,不如说是对北京文化基因的解码。

01 历史修复术   与老胡同“对话”

达智桥胡同的青石板路会欺骗你的眼睛——这条2016年才完成休整的北京首条居住区步行街,其肌理中沉淀着历史的时空密码。

钻进达智桥胡同东口的铁门洞,这条宽不足五米的巷弄,以前本是一条河沟,在与宣武门向南流的河沟汇合处建有一座小桥,清初时叫“鞑子桥”。后来河沟填平变成胡同,胡同因桥得名“鞑子桥胡同”,那时谁曾想百年后,这个地方会因杨椒山祠的谏草亭而成为士人精神的图腾。

“鞑子桥”直至1912年雅化更名,才改为“达智桥”,1965年地名管理规范化,“达智桥胡同”通过法律程序正式固定下来。

杨椒山祠:当阳光穿透诏狱的阴霾

走进胡同,杨椒山祠的青瓦红门已经有了翻新的痕迹。明嘉靖年间,杨继盛(即杨椒山)因弹劾权臣严嵩,被投入诏狱,最终血溅刑场。其夫人张氏上书,请求代夫一死,后在杨椒山被刑同一天自缢而亡。杨椒山夫妇去世后,其故宅改为松筠庵,乾隆五十二年改建为杨椒山祠。

如今的杨椒山祠,虽历经腾退修缮,但仍保留着历史的沧桑感。穿过校场口三条依稀还可以见到祠内修复中的谏草亭,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洒落,嵌于墙壁的“谏草”石刻仿佛还在默声诉说着。康有为也曾率众多士人在此集会,将《公车上书》永远镌刻在了这座城市的年轮里。

嵩云草堂:红灯笼照亮维新派的秘密集会

同样坐落在这条胡同上的嵩云草堂,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河南会馆的嵩云草堂,康有为发起的 “强学会” 曾在此聚会,梁启超的《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文》)创刊号也在这里诞生。

民国时期,这间承载着维新思潮的四合院,将西跨院改为“嵩云初级中学”,郭沫若曾在此短期任教。

如今草堂内的陈设已非原貌,只有门前石墩和破旧门廊下的红灯笼仍在守护嵩云草堂的往事与秘密,静静凝视着那个遥远时空里热血与理想的模样。

沈家本故居:藏着晚清法治的诺亚方舟

从达智桥胡同西口拐进金井胡同,就到了沈家本故居,这里堪称中国法治文明的基因突变现场。故居共有三进院落,而第一进院的两层小楼“枕碧楼”,曾存放着沈家本5万册藏书,后来大部分成为北大法律系的首批馆藏。

这位大清律法的“旧法系”终结者,很多举措和思想在现代来看都十分先进。沈家本提倡设立中国律师制度、创设中国检察制度、改良监狱、通过律例废除奴隶制度和酷刑。

同时,他还主持翻译了德、法、日、美、俄等多国的法典及法学著作,系统引入契约自由、所有权保护等西方法律理念,并主持创办中国第一所全国性法学教育机构——京师法律学堂,为当时输送了大量人才。

如今,沈家本故居门前悬挂着中国司法研究会的牌子,里面屋舍也在重新修葺,大部分的屋舍开放可免费参观。

在达智桥胡同,破损的墙面被精心修缮,古老的槐树依旧亭亭如盖,而现代生活的烟火气则沿着步行街的脉络悄然生长。漫步其间,可以听见悬挂葡萄架下的夏夜虫鸣,也能遇见街角外充满设计感的咖啡馆,传统与现代在此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02 古树下的新北京  既活在过去,又年轻着

一场完美的CityWalk,少不了用舌尖和目光去丈量城市的温度。宣南的达智桥胡同周边,藏着许多值得驻足的角落,它们如同历史长卷中的留白,等待着漫游者去填补属于自己的故事。

门有路咖啡:徽商院落里的拿铁经济学

穿过达智桥胡同铁门洞,往南几百米就可抵达门有路咖啡。初到这里,你会惊讶于这个空间如此具有张力。当咖啡的香气弥漫在古老的歙县会馆院落里,徽州商人的精明与文人的雅致在此达成了奇妙的和解。

大门正对宽敞大路,正所谓“车道门前必有路,门前有横路,日日生财富”。你可以坐在中西结合的过厅中,伴着招财犬小黑,来一杯张艺兴同款“门里有桂又有财”咖啡。又或者坐在院落的百年椿树下,在这个季节里感受一场不期而至的“椿花微雨”。

穿过院落,就到了西正房,这里以中式传统货币文化为主题,展示着王茂荫生平图片、歙县历史文化图片展等等。因为这里也曾是清代重要货币改革家、经济学家王茂荫的故居,更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咸丰年间,他的官职做到了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可以说来这里,就像是到“财政大臣”家里喝下午茶。

你可以坐在院落房檐下,手捧一杯拿铁,看阳光穿过百年古树的缝隙,在咖啡杯上投下时间的影子,感受传统与现代在味蕾间的碰撞。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107号营业时间|07:30-24:00

韫玉斋:古玩街“叛逆者”

从门有路咖啡正门出来,一路向东直至沿琉璃厂东街,行至韫玉斋,这个北京文物交流中心旗下的文创空间,正上演着文物生命的新轮回。

韫玉斋的牌匾就藏在众多古玩字画店其中,“韫玉斋”三个字采用篆书书写,“玉”字在篆刻中常省略右下方的一点,字形与“王”极为相似,所以看上去就像“韫王斋”。

尽管牌匾古朴,但还未进店你就会发现窗台上迎客的“小猫队列”,让这里与周边店铺有了本质区别。

这间店不卖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只卖Q版龙形始祖玉猪龙钥匙扣、福禄双全小葫芦,还有八方来财的蒲扇和网红凤冠的冰箱贴。

店里提供各式印章,而且每个月都会上新,买个本子集章印,也可以印在明信片上出门直接邮寄,当作给自己或朋友的一份浪漫的礼物。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东街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侧约210米

营业时间|09:30-17:00

呼吸咖啡:四只猫掌柜的胡同“非猫咖”

沿东继续漫行,就会遇见姚江胡同,因内有清代浙江余姚会馆而得名,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这里,藏着一家会“呼吸”的宠物友好空间——呼吸咖啡。如果正好喜欢“家味儿感”,这里会让你在抵达的瞬间,深深呼出胸口的烦闷,就像回到家一样。

环顾店内,各种的细节扑面而来,总能找到打动你的那个部分:是柜台后背景墙上的索隆和三井寿,又或是填满冰箱贴的冰箱;是陈列各种品类咖啡的柜台,又或是“装满”故事的照片墙。

要说故事最多、粉丝最多的当属店内“持靓行凶”的小猫们:银渐层胖虎、狸花猫小呼噜、奶牛猫警长,以及布偶猫二丫。这些“碰瓷”入驻的小猫们,成为了店里最具人气的吉祥物,让这间原本“只是一间咖啡馆”的小店,变成了不是“猫咖”胜似“猫咖”的宝藏打卡地。

“与猫为伍”的同时,店内弥漫着烘焙咖啡豆的香气,品尝咖啡的同时,也品尝到了这座城市、这条街的尘封记忆。

地址|西城区琉璃厂东街姚江胡同营业时间|10:00-19:00

MEADOW FLOWERS:当花成为时光载体

从呼吸咖啡出来,庭院另一端就是MEADOW FLOWERS手造花艺工作室,这里也是最不缺少“春天”和“夏天”烂漫的地方。

花店的橱窗里,总是摆放着应季的鲜花,那些娇艳的花束与陈旧的巷子形成鲜明对比,仿佛给古老的街道注入了一股青春的香甜。临行前,带走一束花,也是带走姚江胡同的一枚印记。

地址|西城区琉璃厂东街姚江胡同营业时间|10:00-18:00

暮色中的达智桥胡同,遛鸟大爷的笼中画眉还在鸣唱。歙县会馆里,有人品尝着二环内的悠闲与惬意。琉璃厂东西街不经意间,还能偶遇文艺的美好。这一切就像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界处,完成了一场关于北京记忆的对话。真正的文化传承从不是标本式封存,而是活在市井中的生生不息。宣南,既保留着老北京的烟火气,又孕育着新的生活方式。每一次漫步,都会发现新的细节,也能在一次小众的CityWalk中,读懂北京的灵魂。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